分水到户,宜都开启中国水权改革新探索 农村新报讯 记者周芳 张茜 通讯员陈世琴
缺水,当今世界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水权,这一新鲜词汇进入公众视野。
田地分了,山林分了,水能分吗?
作为全国水权改革试点中的唯一县级市,宜都在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确权的基础上,开启灌溉用水权确权到户的改革。
目前,宜都水权试点改革方案已获得水利部和湖北省政府批准。
分水到户,农民接受吗?
这对中国水权改革,意味着什么?
记者走进宜都,见证改革脉动。
17日15时,鸡头山村村委会会议室。
30多位农民代表,围坐一起。他们来自宜都水权改革首批3个试点村鸡头山村、荷叶溪村、五峰山村。
听说要分水了,大伙儿兴奋,又有些忐忑。
“商量下,堰塘里的水怎么分?”会议主持人、宜都市水利局局长卞于林,开门见山。
分水,是不是多此一举
“前期分了堰塘,现在又要分水,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宜都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张祥艳看出了农民眼里的一丝困惑。
他话锋一转:“虽然宜都不是缺水区,但在国内不少地方,缺水已成为常态。未来,水是越来越珍贵的资源。小时候,堰塘里的水舀起来能喝,现在好多污染了,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当然,大伙觉得没必要分,咱也不强推。”
话音落下,会场陷入沉寂。
“好,我说两句。”鸡头山村党支部书记彭晓柏打破沉寂。
“宜都并非绝对的丰水区,鸡头山村七八组也是常年缺水。全村共有172口堰塘,做了量水池的有86口堰塘,这为分水打了基础。建议水随田走,也要确保有保底的水量以备不时之需。”
“确实,宜都两江交汇,水比缺水的地方要多一点,看得也就淡一点。”五峰山村支书何绍平接过话茬,“天干水是油,干旱季节,水就值钱。分水,很有必要。”
有人带头发了言,气氛松动了。
“分比不分强。”五峰山村村民罗兴福说,当年分田时,觉得是天大的事,想都不敢想,现在看看,日子是越过越好。所以,分水,也是为了管好水,用好水。
“您说的对,我们这个会,就像当年小岗村分田的会。”卞于林有点激动。
他说:“探索也许会失败,但失败也没关系,至少为全国的水权改革探路。”
怎么分,会不会扯皮拉筋
“分了以后,万一有骑车掉进堰塘、溺水的事情发生,会不会找农户扯皮?”有村民发问。
“对呀,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事,以后可说不准。”
会场上,三五成群,讨论起来。
“不会。”有人大声说道。
“为啥?”
“长江淹死人了,还能找长江?但要竖个警示牌。”
话音一落,大家一阵笑。
“方案里说,水随田走,按水定量,丰增枯减。有的田近,引水就能灌溉,有的田远,水还没引到就漏完了,怎么办?”鸡头山村村民聂会发话了。
“嗯,你说的是个问题。这提醒我们,分水不能完全按各户耕地面积分配,还要考虑田地远近的因素,考虑水损。”卞于林一边记录,一边点头。
“会不会有农户分不到水?”
“可能性很小,除非他平时也从不用堰塘的水。”
“水法权力大,联系千万家,方法不想好,恐怕要搞砸。”鸡头山村村民刘昌忠话未落音,全场又是笑声一片。
“别笑,话糙理不糙。”刘昌忠说,堰塘里吃水、挑水都是历史形成的,牵着牛路过你家堰塘,喝你一口水,你还得收钱,这恐怕是不行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11-26/19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