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建设美丽“菩提”打造幸福小镇


图文:建设美丽“菩提”打造幸福小镇——聚焦蕲春县菩提村山水园林文化村    农村新报讯 图为:美丽的绕村小水库一瞥
    图为:村党支部书记、湖北菩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成接收媒体采访
    图为:新农村一角
    图为:开拓创新、团结务实的班子集体在共商村发展大计
    图为:鄂东南十大名寺菩提祖庙
    图为:刚竣工的胡风纪念馆
    图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之一
    图为:菩提敬老院

    菩提村位于蕲春县蕲州镇东边,东南与武穴市四望镇、梅川镇、大佛寺镇接壤,西北与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相邻,全村版图面积4.8平方公里,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3个自然垸,农户470户,总人口2100人。菩提村曾是赤东区菩提人民公社行政所在地,是菩提、太常、下石潭、五里墩、曹英、金鸡、油树垴、邱山、雨台、老虎头、王要、邵垅等12个行政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并辐射武穴三镇10多个行政村、服务人口3万多人。菩提属丘陵地区,山水资源丰富,村庄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商贾云集,盈极一时。

    丰富人文地理资源
    孕育菩提厚重历史

    菩提,史称“东城”,地处蕲(春)广(济、武穴市)边界,水陆交汇之要冲,扼守古蕲州府之东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宋真宗时期,一张姓朝庭武官相中山水灵秀之菩提,辞官后携全家定居于此,潜心悟道,道号 “菩提”,因其扶弱济贫,乐施好善,信徒众多,人称“菩提老祖”,后人为纪念他在龙王山建“菩提寺”,该寺气势恢宏,规模宏大,为鄂东南十大名寺之一。明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纪善时著书《西游记》,曾游历菩提寺,并以该寺供奉的菩提老祖为原形,创作出孙悟空漂洋过海、拜师学艺的菩提老祖神秘人物形象,其宗教、民俗文化,曾一度繁荣昌盛,“菩提”地名因此而得。
    菩提,是一块红色土地,革命老区。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蕲春县第一个党支部在菩提之菩提坝成立。1926年10月,蕲春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在菩提下石潭成立。1930年5月,蕲春县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在菩提雨台建立,赵辛初、居文焕等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浴血奋战,涌现出了蕲、广边县委书记张翼南、蕲春抗日游击队大队长周雅卿为代表的革命烈士500多名。
    菩提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历史时期,菩提是蕲(春)黄(梅)广(济)地区的码头重镇,街市绵延数里,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盛世繁华,截止解放前夕,过往川商、湖商、徽商均由长江经赤龙湖在菩提码头登陆上岸,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为鄂东南水陆通行,蕲、黄、广商品流通集散地。
    菩提,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代文艺评论家、著名诗人胡风(张光人)先生就诞生在这里。菩提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西滨赤龙湖畔,东揽龙王山脉,蜿蜒美丽的赤龙湖像一轮弯月,上至栗木桥下至恒丰提,环绕整个菩提地区,春夏之季,湖光鳞洵,山色摇曳,田园风光绮丽,菩提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盈产优质珍米、山药、油茶、蕲艾、葛根、莲藕等,本谓鄂东南种植博物园,水产品种类繁多,肥善鲜活,原生态独具特色,但是由于地处县域边缘,加之近二十年来行政区划几经变迁,导致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极为滞后,大多数人口仍在贫困线以下,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亟待发展。

    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打造菩提幸福小镇

    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党的惠农政策遍布边远地区,更是催醒了沉睡的菩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已经来临,“建设美丽菩提,打造幸福小镇”已成为菩提地区人民的迫切愿望。菩提村抢抓机遇,着眼实情,立足长远,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将菩提建设成为集商业贸易、文化娱乐、休闲度假、居住养老、生态观光农业为一体,以及功能完善、福泽人口3万余人的幸福小镇,再书菩提新历史,再创菩提新辉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油茶 土地 生态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