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满足百姓“留得住、管长远”愿望




    市场运作,多种模式齐发力

    “村村通客车”,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如何使开起来的农村客车 “留得住、管长远、有效益”,这不仅是政府思考的问题,也是运营企业的重大关切。
    5月21日中午12时许,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东港村村民焦金玉想回一趟在镇上的娘家,她按“电话约租”号码,给客运公司打了个电话,刚收拾好随带的包裹,约莫半个小时,一辆8人座的客运车辆就停在了焦金玉家门口。
    焦金玉所在的东港村,常住人口只有四五十人,村子三面环山,仅一条山路可以进出,距离九宫山旅游集散中心有6.3公里路程。焦金玉说,以前她要回一趟娘家,先得步行到游客集散中心,再搭乘班车,天气好,出行会比较顺利;要是碰上天气不好,行走难,根本就不敢出门;有时候碰上急事,只能租车出去,来回一趟,得花100多块钱。
    自从村里通了客车,焦金玉想出门,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上门接送的服务,在票价的基础上,一趟车加收30元钱的约租费用,价格比租车便宜不少。对此,成家强笑着说:“村民们享受着的士一般的服务”。
    咸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毛小列深有感触地说:“像东港村这样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村子,常住人口少,要是专门开通一条客运班线,即使车一时开进来了,恐怕难留住、管不长;采用‘电话约租’模式,司机开得起,老百姓坐得起,车也就不愁留不住!”
    3月份,东港村开始试用“电话约租”的方式,试运行一个月后,5月20日,该村与通山县九宫山万利客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 “电话约租”客运合同。
    与此同时,通山县其他3个村也开始实行“电话约租”模式。
    为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我省交通部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已逐步形成公交覆盖、区域经营、干支接点、长短线路搭配、热冷线路捆绑、电话预约、包车合租等多种“村村通客车”运营模式。
    当阳市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投入1440万元将原有的50辆载客16人的柴油公交车,全部更新为载客50人的LNG新能源公交车,扩大公交覆盖面,把城区公交开进村,节约了新增农村客运的成本;同时,新建了18个港湾站台,新增行车线路1条,延伸线路4条,行车里程由52.5公里延伸至72公里,覆盖了城区周边17个行政村以及坝陵工业园和金桥工业园。新的公交车增加了行车记录、语音报站、GPS定位等多项功能,使城郊居民日常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和舒适。
    当阳市还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推行多样化经营。积极引导4家客运企业对河溶、草埠湖等镇采取区域经营,实行“一公司一片区,一片区多条线”模式。通过长短线路搭配、热冷线路捆绑,在乡镇内班线采用线路延伸、开行早中晚班等方式保证群众出行。如当阳至百宝寨线路,每天上下午各发一班至巩河村;对于前明、石马等较偏僻零散且客流量较小的地方,则实行电招、包车、赶集班车等较为灵活的方式。
    “哪个湾里来了电话,就往哪里跑。”大悟县芳畈镇农村客运班线司机刘登云告诉记者。该县根据通村支线客流量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输方式,实行普遍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根据老百姓的出行习惯,因地制宜分别开通赶集车、早晚车、周末车、包车以及电话预约接送等灵活多样的农村短途客运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村群众赶集、经商、打工、红白喜事、走亲访友等多种出行需求。
    大悟县交通局通过对农村客运班线实地调研,先后制定了发展农村客运线路基本原则和盘活农村客运班线市场存量方案,以全县7家客运公司为依托,整合现有农村客运线路存量,实施“客运线路联村、客运公司联片、政府企业联动、农民出行廉价”办法,优化配置线路,逐步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促进农村客运行业平稳发展。今年,该县拟发展农村客运线路67条,投入运力110辆车,确保“村村通客车”常态化。

    强化监管确保出行“零事故”

    “要想村村通客车能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还必须保证农民出行‘零事故’,为此,就需要部门联动,加强监管。”宜昌市交通局局长马洪彦在全市“村村通客车”工作会上强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多渠道 专项资金 可持续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