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满足百姓“留得住、管长远”愿望

网友投稿  2015-06-20  互联网

图文:满足百姓“留得住、管长远”愿望——我省多渠道、多途径促进“村村通客车”可持续发展    农村新报讯 图为:省相关部门领导在咸宁调研“村村通客车”工作进展情况
    图为:农村公交开通后进城农民多起来了
    图为:公交下乡农民进城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我省许多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现在车是开通了,我们出行方便了,但听司机说,坐车的人不是那么多,跑一趟不赚钱,还赔本,今后,我们这样偏远的山村,车留得住吗?能开得长吗?”当阳市廖家垭村二组村民邬金莲对通村客车今后能否长久开下去,心中充满了疑虑。
    应该说,邬金莲的担忧不无道理,且具有代表性。
    日前,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在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为让农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把村村通客车‘一号工程’好事办好、办实,目前,我省各市州、县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方案,落实资金保障和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争取发动全社会力量,整合各行业资源,多渠道、多途径鼓励扶持农村客运发展,促进农村客运服务质量提升,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

    政府补贴,亏本也要“留下来”

    “车既然开通了,现在虽然不赚钱,但为了老百姓出行方便,政府拿钱补贴,亏本也要留下来!”当阳市交通局局长杨兴中在回答农村老百姓“车是否留得住、能开多久”问题时,语气坚定地说。
    目前,我省村村通客车刚刚起步,各地通村公路是修好了,车也开起来了,可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村民虽有出行需求,但人流量不大,车子跑一趟,往往连人工、油耗等成本还都赚不回,山区、冷僻客运线更是如此。
    通村客车普遍亏本,各级政府积极应对。
    大悟县为保障偏远冷线通村客车“留得住”,将通村客车经营亏损风险补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期限暂定为三年。通村客车单车经营者通行客运线路在10公里以内的,每辆车经营亏损风险每年补助5000元;通村客车单车经营者通行客运线路在10公里以上的,每辆车经营亏损风险每年补助10000元。
    政策保障措施的出台,极大调动了市场机制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大悟县53个未通客车行政村均申报了通村客车运营线路,5月底,全县267个行政村实现100%通客车目标。
    竹溪县政府将农村客运纳入社会公益事业,在财税政策上予以保障。建立“县级农村客运发展扶持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吸引社会投资、农村客运站点运行维护、农村客运车辆保险、从业人员再教育、运行亏损补助等。
    当阳市为保障冷僻客运线路经营,出台了《当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具体落实农村客运在购车、保险、亏损、动态监控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对新增的农村客运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和1000元动态监管补助,每年发放经营亏损补助7200元,其中縮溪镇3个库区村补助12000元,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力推动“村村通”可持续发展。
    “区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对通村客车进行奖补,让通村客车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咸安区区长李文波在回应群众关切时如此表态。
    此前,咸安区已出台《农村客运管理暂行办法》、《咸安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办法》、《咸安区农村客运经营亏损补贴办法》,以保障农村客车正常运行。区财政还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农村客运发展补贴资金,专项用于弥补偏远线路亏损,确保农村客运留得住、管长远。
    为使“村村通客车”能留得住、管长远,我省采取广泛吸纳民营资本和社会投入的办法,筹措引导资金用于村村通客车工程;省级财政筹措3亿元,省直有关部门从正在实施的涉农项目资金中整合筹措24.5亿元。
    各市州、县地方政府也相应落实专项资金和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争取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行业的资源,多渠道、多途径鼓励扶持农村客运发展,促进农村客运服务质量提升。目前,各地已陆续出台方案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

    市场运作,多种模式齐发力

    “村村通客车”,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如何使开起来的农村客车 “留得住、管长远、有效益”,这不仅是政府思考的问题,也是运营企业的重大关切。
    5月21日中午12时许,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东港村村民焦金玉想回一趟在镇上的娘家,她按“电话约租”号码,给客运公司打了个电话,刚收拾好随带的包裹,约莫半个小时,一辆8人座的客运车辆就停在了焦金玉家门口。
    焦金玉所在的东港村,常住人口只有四五十人,村子三面环山,仅一条山路可以进出,距离九宫山旅游集散中心有6.3公里路程。焦金玉说,以前她要回一趟娘家,先得步行到游客集散中心,再搭乘班车,天气好,出行会比较顺利;要是碰上天气不好,行走难,根本就不敢出门;有时候碰上急事,只能租车出去,来回一趟,得花100多块钱。
    自从村里通了客车,焦金玉想出门,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上门接送的服务,在票价的基础上,一趟车加收30元钱的约租费用,价格比租车便宜不少。对此,成家强笑着说:“村民们享受着的士一般的服务”。
    咸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毛小列深有感触地说:“像东港村这样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村子,常住人口少,要是专门开通一条客运班线,即使车一时开进来了,恐怕难留住、管不长;采用‘电话约租’模式,司机开得起,老百姓坐得起,车也就不愁留不住!”
    3月份,东港村开始试用“电话约租”的方式,试运行一个月后,5月20日,该村与通山县九宫山万利客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 “电话约租”客运合同。
    与此同时,通山县其他3个村也开始实行“电话约租”模式。
    为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我省交通部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已逐步形成公交覆盖、区域经营、干支接点、长短线路搭配、热冷线路捆绑、电话预约、包车合租等多种“村村通客车”运营模式。
    当阳市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投入1440万元将原有的50辆载客16人的柴油公交车,全部更新为载客50人的LNG新能源公交车,扩大公交覆盖面,把城区公交开进村,节约了新增农村客运的成本;同时,新建了18个港湾站台,新增行车线路1条,延伸线路4条,行车里程由52.5公里延伸至72公里,覆盖了城区周边17个行政村以及坝陵工业园和金桥工业园。新的公交车增加了行车记录、语音报站、GPS定位等多项功能,使城郊居民日常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和舒适。
    当阳市还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推行多样化经营。积极引导4家客运企业对河溶、草埠湖等镇采取区域经营,实行“一公司一片区,一片区多条线”模式。通过长短线路搭配、热冷线路捆绑,在乡镇内班线采用线路延伸、开行早中晚班等方式保证群众出行。如当阳至百宝寨线路,每天上下午各发一班至巩河村;对于前明、石马等较偏僻零散且客流量较小的地方,则实行电招、包车、赶集班车等较为灵活的方式。
    “哪个湾里来了电话,就往哪里跑。”大悟县芳畈镇农村客运班线司机刘登云告诉记者。该县根据通村支线客流量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输方式,实行普遍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根据老百姓的出行习惯,因地制宜分别开通赶集车、早晚车、周末车、包车以及电话预约接送等灵活多样的农村短途客运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村群众赶集、经商、打工、红白喜事、走亲访友等多种出行需求。
    大悟县交通局通过对农村客运班线实地调研,先后制定了发展农村客运线路基本原则和盘活农村客运班线市场存量方案,以全县7家客运公司为依托,整合现有农村客运线路存量,实施“客运线路联村、客运公司联片、政府企业联动、农民出行廉价”办法,优化配置线路,逐步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促进农村客运行业平稳发展。今年,该县拟发展农村客运线路67条,投入运力110辆车,确保“村村通客车”常态化。

    强化监管确保出行“零事故”

    “要想村村通客车能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还必须保证农民出行‘零事故’,为此,就需要部门联动,加强监管。”宜昌市交通局局长马洪彦在全市“村村通客车”工作会上强调。
    当阳市在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中,把安全监管当作重点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镇(处)、公安、运管、物价、安监等部门建立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客运市场安全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与客运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执行标准化考评,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客运经营“零事故”。
    在硬件建设上,该市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针对镇、村公路中存在的公路标准低、安全隐患多等“通而不畅”的问题,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对农村客运站场建设、道路改造、安保设施等进行配套奖励,并制定了达标改造方案,促进全市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和提档升级。
    襄州区在强化监管方面,不断完善“村村通客车”的管理机制,形成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和政府联合,对农村车辆的服务质量、正常经营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安全运营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考评,并根据考评情况发放经营补助,确保村村通客车依照线路规范安全运营,切实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该区对新投入的28台村村通客车,实行统一招聘、培训从业人员,统一安装卫星监控设备,统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安全监管,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咸宁市为保农民出行“零事故”,建立农村客运班线联合审查机制。该市根据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客运需要等因素,要求各县市区配置适合农村实际的客运车型,所有农村客运车辆喷涂统一标识。为确保农村客运车辆符合安全通行条件,针对行驶和途经路面宽度为3.5米单车道四级公路的农村客运班线经营申请,在全市农村客运班线开展了许可清理工作,对新增的农村客运班线,严格执行联合审查机制。对已许可农村客运班线进行全面摸底,对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完成整改,为农民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6-20/18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