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为有广厦千万间


图文:为有广厦千万间——总口农场危房改造惠民生纪实    农村新报讯 图为:还建新村美如画

    翻天覆地,“火车皮”成了“老黄历”
    “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新楼房,我做梦都没想到,党的惠民政策真是好!”6月8日,潜江市总口农场老职工,年近古稀的廖友成精神矍铄。他在自己门口和几个老伙伴一边下象棋,一边念叨着新家的好。
    廖友成的家在总口农场南二路的丹红城小区,眼前的花园洋房错落有致,眼前的新房宽敞明亮——120平米的三室两厅一厨两卫,家中组合沙发、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农垦危房改造圆了我们困难群众的安居梦!我做梦也想不到花了4万块就让我住上了新家,还给了一间门面,生活真是有奔头!小区的管道天然气马上也要开通啦!”廖友成脸上挂满笑容。
    曾几何时,农场职工的居住环境可不是今天这样。
    老廖介绍,自己和街坊邻居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棚户区”,一排排杂乱无章的砖板房破旧不堪,还常年漏雨、虫蚁不断,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四处乱飞,污水横流。为了住人,群众乱搭乱建的现象非常普遍,电线杆横七竖八成为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农场人痛苦的回忆。
    廖友成告诉我们,当年,农场人戏称这类房子为“火车皮”:家里增添子女,前面一个30平方的砖房蜗居不下了,逼不得已只能在后面添加厨房、偏房,一间间房从前到后排成一条,像极了“火车皮”,堵死了消防通道,更显脏乱差。
    如今,这样的景象已经销声匿迹。
    现在的农场,随处可以看到崭新的楼房,新房里客厅、厨房、卧室一应俱全;煤气进厨房、电话进客厅、热水器进浴室,农垦职工住房向现代文明迈出了一大步,可谓旧貌换新颜。
    总口农场党委书记饶开洲介绍,总口农场作为大型国有农场,职工以前住的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场时建的砖瓦平房。自2011年启动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农场按照“应改尽改、分年实施、惠及全面”的危房改造原则,全力拓宽危房改造工程惠及面。现已累计完成危房改造5880户,其中集中改造2266户,分散改扩建3614户。
    规模集并,“棚户区”变身“新社区”
    民生工程便是民心工程,群众的呼声就是农场党委的行动所向。
    饶开洲介绍,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总口农场实施市场化运作,集中建设新型社区,并吸纳分散危改户入住。农场先后引进了湖北长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潜江市高飞建筑公司等6家房产建筑商,由他们在原址集约用地建设商品房的市场运作模式进行还建。
    一个个小区、一座座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丹红城小区、春天花园小区、大唐盛世小区、东惠小区、自来水厂小区、步行街小区、印刷厂小区、运输公司小区、多经小区、花园广场小区……如今,以集镇为中心,原址上已经涌现了10个新建小区。还有南城江湾小区、水秀苑小区、幸福小区等新选址建小区3个,累计建设住房3426套,现已投入使用2709套。
    在建设新社区的过程中,总口农场还专门成立了危改办,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各单位危房改造情况进行巡查,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巡查中,一旦发现部分房屋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时,及时指出整改意见,积极帮助危改户把好建房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
    统筹规划,新农村展现靓丽身影
    在总口农场,危房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场场长王明耀介绍,近年来,总口农场将农垦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行场村联动,通过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切实解决群众通电、通水、通路、通气、通网等方便生活的问题,使农村更美,农房更优。
    走进阳光小区,花红柳绿鸟啼,健身器材齐全,受惠群众无不交口称赞。居民许光军在自家楼下开了一个超市,马路对面传来琅琅书声。他告诉我们,“附近小学、幼儿园应有尽有,道路四通八达十分便捷,到潜江城区只要一刻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休闲 标准地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