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老百姓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彭杰 本报记者 阮蓓

  31年,行走8个乡镇,担任17年乡镇镇长、党委书记。他一直摸爬滚打在农村基层第一线,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他历经多个艰苦工作环境磨炼,带领党委一班人探索出一套促进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系统工作方法,被称为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并在全国乡镇逐步推广。他,就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只有尊重农民意愿发展百姓经济,腰包才能鼓起来”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文建明常常告诫自己。

  文建明认为:“农村许多矛盾的根源都是发展不足、利益太少;只有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才能真正斩断矛盾丛生的根。”2003年3月,调到城南镇之后,他与班子成员共同研究,提出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发展“百姓经济”的思路。

  过去,城南镇走马村民怨四起,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张书记栽树,李书记挖,王书记来了重规划。”经过调研,文建明和班子成员决定立足城郊优势,扶持该村发展葱、蒜苗等“佐料产业”和商品蔬菜。当时运输不便,他带领村民修通了4公里断头路;灌溉缺水,他积极争取县级部门支持建起两座提灌站;缺少技术,他专门请来农技员,在村里举办培训班。当年全村种植葱、蒜苗和商品蔬菜200多亩,经济效益是种植常规作物的10倍。有了走马村的示范效应,其他村村民纷纷跟着种。如今,全镇种植规模达到5000多亩,占领了营山市场上的大半“江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2130元飙升到2011年的8180元。

  “靠个人只能靠一时,建机制才能管长远”

  “干部服务群众好比对对联,老百姓不停出‘上联’,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对好‘下联’。靠个人只能靠一时,建机制才能管长远。”文建明说。

  在城南镇开第一次干部大会,文建明就吃了一惊:70个镇干部、192个村组干部!七站八所样样有,村组干部个个齐,然而村民办事经常找不到人。2004年7月,文建明向“人浮于事”开刀,将镇上的70名干部全部重新“洗牌”,只设21个集中管理岗位,公开报名,竞争上岗。方案一宣布就面对种种阻力,他没有退缩,最终21位镇干部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不仅如此,他还把改革的“火”烧到村里,全镇村组干部缩减至34人。

  在此基础上,城南镇实行“分线运作,分块管理”模式,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分类推进工作,构建责任驱动机制,确保了乡镇党委高效运转。后来,一步一步地探索出了定岗、定员、定酬“三定”,用绩效管理干部,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针对过去村民办事难、找不着人的情况,文建明提出了集中办公的便民服务理念。镇上设立了政务村务集中办事大厅,近200个公章都集中在这里,每当逢场天,镇、村干部就会集中到办事大厅,为群众办事。这样一来,过去几天甚至十几天都办不成的事,现在只要几分钟就搞定了。

  同时,文建明还大胆提出“下访寻问题解决”。要求镇、村干部每月1日至5日带着《寻问题解决表》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对下访寻回的问题登记造册,实行督办。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寻求县级有关部门支持,协调解决。如此一来,使很多矛盾消失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对于一些党员党性不强、干部作风不实、群众素质不高的问题,文建明积极倡导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对干部进行爱民教育、对群众进行“十好”教育。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民风持续好转。

  这一系列工作方法后来被总结提炼为“三制、三定、三教育”和“两下、两集中”工作法,即推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实行定岗、定员、定酬;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实行干部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推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被称为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

  “‘三二’工作法是我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总结,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好在再苦再难,我都坚持了下来。”文建明说,“老百姓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蒜苗 蔬菜 总结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