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天泰种业解码


  2007年,天泰种业先后在山东省平邑县和甘肃省武威市安装了两条现代化的种子加工生产线。精细的加工和新颖的包装,使天泰系列玉米杂交种和小麦良种受到农户的欢迎。种子基地移到大西北以后,基地面积达5万多亩。2009年4月,公司又在甘肃省的武威市新安装了一条现代化的加工玉米果穗烘干流水线,实现了四转变,即普通生产加工方式向烘干加工生产方式转变,由按斤卖向按粒卖方式转变,由按重量包装向按粒数包装转变,由粗放播种向单粒播技术转变。从基地收获的玉米种鲜果穗可以直接烘干,有效避开冻害影响,使玉米种的发芽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单粒播技术推广,实现了武威、张掖制种基地生产的种子就地加工、包装,避免了种子在储运中出现质量问题。

  在没有单设科研机构之前,天泰种业是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附属于对方。自己当然也能搞科技创新,但总归做起来不方便,仍然受限于对方,对方的新成果不一定都是给你的,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李勇和说:从附属到为主,不仅是个组织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天泰种业直接承担起了科技研发特别是实用技术成果推广的责任,由附属于科研单位到自主研发,好多具体问题,诸如经费、试验田等都要靠自身来解决,同时对自己产生一种压力,科研成果的市场竞争力怎样,是否会形成新的生产力,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自己动手开展原始创新,才是保证科技创新的基础。

  在实践中,天泰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引进、开发和推广别人的科研成果,难以牢牢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对科研单位的现有成果,是依靠,而不是依赖。一边引进、消化、吸收别人的成果,一边瞄准目标,进行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原始创新,这个名词的提出不是一般层面的东西,这需要经验的积累、条件的积累,更需要思想上积累,当然也是胆量的积累。艺高才能胆大,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

  2005年3月6日,对于天泰种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天泰10号杂交玉米种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命名为天泰10号。从此,天泰种业有了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从1989年选择玉米自交系到审定,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

  天泰10号终于获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抢占了种子市场的制高点!在种业界,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高与低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持续选育出新的品种并通过审定。目前主要农作物审定制度分省级与国家级,按逻辑思维评判,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品种科技含量高,要好于省级审定的,且先不说其他评判条件,单就一个允许种植区域就比一个省审定的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因为省级审定的仅能在本省辖区内种植,界定了区域也就划定了市场范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近5亿亩,居我国粮食作物首位,能选育出通过国家级审定的玉米品种的企业,当然更令人刮目相看。

  2006年,天泰种业三喜临门:4月,天泰14号和天泰16号玉米杂交种双双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5月,天泰60号玉米杂交种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7年4月13日,天泰18号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朵花的成败,取决于果实是否饱满。一个种业公司发展的快慢,取决于拥有品种的多寡。

  天泰种业拥有了天泰10号、天泰14号、天泰16号、天泰60号和天泰18号5个玉米品种,种子市场向她敞开了大门。公司在华北、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相继设立了销售分区,特许经营商261家,营销网络遍布了我国十几个省的玉米生产区。伴随着经营量的突飞猛进,天泰种业的发展驶上了高速路。

  2007年8月,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股份制种子企业——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李勇和也以董事长的身份掌管起天泰种业的帅印。从此,天泰种业以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经营理念,加盟到中国“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行列,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具有全国经营范围资格的种子经营许可证。据统计,全国种子企业有8700家,在这之前能有资质申请并核准的不过90家。随着天泰种业的发展,李勇和又做了一次战略性举措,把公司总部迁徙到山东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泉城济南,借此地利和人和,凭借省城的人才、技术、信息等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天泰种业全面发展。果不其然,这一战略性举措加速了天泰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公司升级。2010年10月25日,天泰种业被中国种子协会认定为“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有县公司到“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再到“中国种业骨干企业”,天泰种业18年间的一次又一次让业界人惊叹的蜕变,完成了从县公司到共和国种业脊梁之转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种子 品种 种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