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宁夏草原变迁记


  本报见习记者 李琭璐

  2012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禁牧封育的第十年。十年,是一个结点,也是一个节点。从禁牧封育、草原执法、人工种草,再到补奖政策、良种补贴的按时兑付,自治区的牧民们在草原越来越绿的同时,也越来越富裕。在随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检查组一行采访中,记者一点点感受着宁夏草原十年的变迁。

  告急,亟需拯救的草原——

  十年前,这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土地。早春的沙尘暴裹挟着黄沙铺天盖地,赤裸裸的草原上让人无处躲藏。从草本植被大面积退化到用水资源严重枯竭,宁夏牧区的农民走过了一段难以想象的“困难时期”。上世纪以来,牧民们饲养的牛羊越来越多,草原上仅存的植物被牲畜不断啃噬,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在草原边上走一小段路,刚刚洗过的头发就会沾满细沙粒,头发‘板结’后,梳子都梳不开。”

  禁牧封育前,每到开春化冻季节,盐池、同心、灵武等县的农民便习惯性地抄起铲子,走进吐青返绿的草原挖甘草,开始是本地人挖,后来外地人也过来挖。“他们有时好几百号人,带着干粮和铺盖,整天使劲地挖甘草。”回忆起那时的状况,盐池县冯记沟乡乡长黄明森记忆犹新,“乱挖甘草,从草场上一眼望去,没有寸绿,只有一个挨一个的沙坑。每年6月,牛羊扒膘的好季节,家畜却瘦得个个背如老刀。”

  根据2001年国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宁夏9成以上的天然草原均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其中沙化面积约为25%。牧区已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15亩草原养活1只羊,下降到2002年30亩草原养不活1只羊。

  宁夏农牧厅草原监理中心主任马建军介绍,宁夏共有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47%,是黄河中游上段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然而,在近30年来,由于农牧民的乱垦、过度采草、放牧等现象严重,这道天然屏障已濒临溃堤。

  俯身,从保护一株草开始——

  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要求全区在当年5月1日前,实现全面禁牧的目标。这些在牧区依靠土地劳作了大半生的牧民们,决定俯下身,用双手和汗水将挖出的一株株草还给草原。

  在此后十年里,国家先后多次出台相关禁牧封育政策及意见若干,农业部监督并督促各大牧区尽快落实禁牧封育及补奖政策,为积极配合这项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林业部门又相继启动并实施了重点区域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推行种草养畜,鼓励牧民们做到保护与治理并举,生态与经济双赢。

  政策实施以来,全区3000多万亩天然草原按期实现了封育禁牧,2012年全区天然草原干草总产量增加接近至200万吨;原来近400万只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羊,按政策要求,如期全部下山,完全换了一种“活法”,同步实现了舍饲圈养;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超过600余万亩……

  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徐百志介绍,禁牧封育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的重要任务,国家实施的重点草原生态建设项目是巩固禁牧成果的重要举措,农牧部门不仅需发挥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还应把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实际困难和做好后续产业的发展列为第一要务。

  俯身,让原本岌岌可危的草原恢复了生机,沙化治理初战告捷。

  踏步,情理交融法为准绳——

  法律,永远都是社会的最高权威。宁夏人用至高无上的法理呵护着大家共有的家园。

  为遏制宁夏部分地区草原上乱抓发菜、滥挖甘草,破坏草原植被有所抬头的现象,为自治区的草原更持久地保有绿色,区政府办公厅自2012年伊始便及时下发文件,各地政府,自治区各级农牧、公安、交通、环境、食品药监、铁路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专项工作,并将草原执法监督工作经费列入自治区地方财政预算。同时,成功地于今年开展了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五省区草原联合执法工作。

  宁夏各县更是紧锣密鼓,中宁县草原派出所所长康升华说:“我们的公安机构设在农牧局,对草原上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海原县和青铜峡市也分别组建、抽调了5人和10名年轻干部构成禁牧封育专项巡查小组及草原执法大队,全天候开展禁牧封育督查巡查。

  马建军向记者介绍,2011年自治区各类草原违法案件结案率89%,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了实处。再严苛的法律也有人情味儿的一面,“牧民不理解,我们挨家挨户地去解释,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想法只有一个,配合我们把禁牧工作做下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天然草原 甘草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