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民间传统习俗相结合,农村文化才更有生命力。
基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与尊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各级政府在构建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担纲基层文化的主角。
据了解,已有3批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文化部命名,享受政府津贴。528个县(市、区)、乡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每三年一届的全国群众文艺“群星奖”评选,引导和带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各地文化部门加强对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管理员、文化志愿者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辅导,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农村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得到迅速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渐趋繁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民营文艺院团(不含业余演出队)已超过6800家,年演出200万场以上,在繁荣基层演出市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继承传统民间艺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滋养新农村的“精气神”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重德守信、和睦友爱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文化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各地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农民群众。创“十星级文明户”、村民道德评议会、“富、学、美、乐”四进农家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等,激发了农民群众求知求乐、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依托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农文网培学校”、“网上大课堂”,成为全覆盖、开放式的“无围墙”学校。各地通过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歌会、农村文艺汇演等,让农民的文化艺术得到展示和交流,把亿万农民吸引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文化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农村原本平常单调的生活有了“亮色”,增添了诗意和浪漫,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文化建设与农民致富愿望紧密结合,实现了文化资源、文化场地等的有效利用,赋予了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农村保存的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决定了农村文化产业原创性、独特性强,增长点多。
农民中的能工巧匠、民间艺术大师,一个个都是创收高手、致富能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精湛技艺、特色项目拓展市场,发家致富,进而带动乡亲们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共同致富。
陕西省凤翔县六营村三组的胡新民,从父辈手中传承凤翔彩绘泥塑艺术,现在是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在胡新民的带动下,凤翔泥塑从旧时乡村“耍货”,变成了赠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比利时首相等世界名人的尊贵礼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他投资300多万元在村里建了个民俗文化传承馆,集研发、创作、授徒、生产、民俗文化旅游于一体,年设计制作生产泥塑、皮影、陶艺、版画、布艺、社火脸谱、草编等20多万件手工艺品。目前,全村有1000多人从事泥塑产业,户均年增收四五万元。
甘肃省庆阳香包由民间祈福辟邪的小挂件摇身变成当地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目前,庆阳香包生产企业百余家,从事香包刺绣产业的妇女3万多人。产品有绣花鞋、绣花鞋垫、枕顶、香包等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
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石鼓岭下村毗邻义乌国际小商品商贸城,该村年轻夫妇们去商贸城开店,年长的在家做手工艺品——“中国结”,一个农妇一年收入3万多元。
立足乡村自然、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游”、“农家乐”,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2006年,国家旅游局首次确定“中国乡村游”旅游年,打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口号,大力推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数年间,这种以“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农家果、干农家活、体验农家风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逐步发展出农家庄园、花果采摘、土地认养、古镇民俗等不同类型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和品牌,衍生出“牧家乐”、“渔家乐”等旅游产品,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国已有农家乐150万家,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5/18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