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粮价调控要以稳定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


  主持人: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的进口重点商品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73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4%。在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全部变成净进口且进口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上粮价的波动是否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

  嘉宾:今年1~6月份的粮食进口,是在国际粮价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的,增幅虽大,但占国内消费的比例很小,对国内粮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市场的信号传导效应越来越明显,国际小麦市场价格上涨信息会迅速传递到国内,影响国内小麦交易主体行为。

  受国际几大产粮国干旱气候影响,目前国际玉米、小麦、大豆的价格都上涨到一个历史较高位置。就小麦来说,虽然国内外价格联动性不高,但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和滞后性,国际粮价长期高位运行,国内粮价长期处于低位,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粮价的上涨必然会对国内粮价起到支撑作用。

  在国内外市场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形下,单纯地从国内口粮角度来预判小麦市场价格走势,就可能出现误判。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也是某些品种的进口大国,一定要学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平衡国内粮食供求。

  主持人:粮价乃百价之基。在夏粮“九连丰”的形势下,在种粮主体售粮意愿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才能保证农民实现种粮收益,如何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嘉宾:农民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粮食价格如果不能弥补农民的种粮成本,必然会伤害其种粮积极性。在市场机制下,大多数商品在供大于求时,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调整种植结构,但粮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如果市场价格连弥补农民种粮成本都达不到,短期来看农民收益受损,长期来看将会给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带来隐患。因此,当市场可能对粮食生产产生破坏性的调节作用时,宏观调控一定要以稳定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

  在保护粮农利益、维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奖励力度,不断提高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现在亟需完善的,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防止自然灾害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农民不愿看到也无法控制的,这部分损失不能让农民独自承担消化,应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来对受灾农民进行补偿。近年来,国外农业保险在原有自然灾害险的基础上,开始向市场价格险延伸。在这方面,我们也应当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的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价高时惜售,价低时恐慌性抛售。政府一定要通过信息发布和预警,及时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政府发布信息,一定要站在公众立场上、农民的立场上,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做市场正常秩序的维护者,这一点非常重要。

  

  

  李国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稻谷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