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响彻武陵山区的致富“号子”


  本报记者 刘艳涛

  川江航道,久为畏途。在千百年间的木船航运时代,贫困的纤夫们以拉纤过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岸边坚硬的石头上便留下纤绳磨砺出来的纤痕。

  曾几何时,贫穷就像那纤痕深深地刻在武隆人的心里。

  如今,在武陵山区、乌江下游的重庆市武隆县,那记录千百年来人们与自然、与贫困抗争精神的纤痕依稀可见。纤夫们负重前行喊出的一声声高亢、有力的“川江号子”,仿佛依然回荡在武陵山谷中……

  扶贫开发战略为武隆人带来了希望。十几年来,武隆人大胆尝试,在统筹县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提升扶贫效率、拓展扶贫方式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在片区扶贫、信息扶贫、统筹城乡扶贫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成为县域扶贫的佼佼者,也使其具有了武陵山片区县域扶贫开发的典型意义。

  2011年,我国扶贫攻坚思路进行重大调整。以武陵山为代表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启动。武隆作为该片区71个扶贫县之一,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走在武陵山片区前列。

  延续着“川江号子”唱出的坚韧和豪迈,武隆扶贫再攻坚的致富“号子”已经吹响。

  以旅游富民为核心,聚集优势产业,提升扶贫效率——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得益彰

  “富饶的贫困区”,这是不少人对武陵山片区的评价。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农副产品等独特而丰富,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武隆一度守着“金饭碗”挨饿。

  世界最大的天生硚群——天生三硚,峡谷地质奇观——龙水峡地缝,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天坑群——后坪天坑群,世界唯一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的洞穴——芙蓉洞……这些极具市场价值的旅游资源,直至数年前还静静地沉睡在延绵八百里的武陵山中,并不被外人所知。

  土地乡天生村距离县城60多公里,是武隆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沿着山路蜿蜒而上,随着山势变化,步移景异,林海茫茫、奇峰叠嶂……

  “城里人说我们很奢侈。因为我们天天看的都是世界级的风景,呼吸的是最干净的空气。我们村有很多百岁以上的老人。”天生村党支部书记徐敏笑着说。

  然而,自然美景与百姓贫困长期相伴。从天生村到武隆县城要半天时间,山路艰险,每次都是“悬着脑袋上路”。山上的特产高山蔬菜,农民只能挑着担子卖,根本谈不上产业化。天生村是武隆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

  十几年的扶贫开发,使武隆县贫困人口从重庆直辖初的28.6万人下降到目前的7.2万人。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还较脆弱,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脱贫”之后的日子并不牢靠,而且贫富差距仍在扩大。

  “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已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同时要继续维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武隆县委书记刘新宇说,发展是扶贫的基础。如果说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向贫困地区“输血”,那么因地制宜地聚集优势产业则是“造血”。“输血”是当务之急,“造血”是长远之策。做好统筹,才能提高新阶段扶贫的效率。

  “开发式扶贫搞了多年,但扶贫产业定位不准确,小而全、多而散等问题曾经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产业的区域统筹。”武隆县县长贾建国说,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的“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思路正是武隆所需。县域扶贫开发必须在区域发展中找准定位,从加快县域发展的角度来统筹扶贫开发,从而提高自我发展、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武隆进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城市定位和区域地位迅速提升,以旅游、文化为代表的“服务经济”潜力得以释放。优势矿产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条件,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使形成多个百亿产业集群变为可能。

  正是基于自身自然禀赋及区位优势,武隆做出了“旅游富民,工业强县”的战略抉择,打造“中国武隆公园”则成为武隆人的梦想。“用井喷来形容游客对武隆旅游的关注并不夸张。”刘新宇说,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13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高山 相结合 西瓜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