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植根田野播种希望


  本报记者 王景山

  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他的作品3次获中国新闻奖,所写农民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还被请进中南海与总理共商国是;

  都说舆论监督难,他的批评报道却能赢得上下都满意,5任省委书记多次予以批示,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从事记者15年,他走遍了湖北境内所有的县市,一年中大半时间在基层,乘汽车至少要跑4万多公里;

  他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惧艰难为“三农”发展鼓与呼,生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农民视他为亲人,领导视他为参谋,同行视他为楷模;

  他,就是《农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湖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何红卫。

  不忘本保真情,乐为“三农”鼓与呼

  “我仅仅是一名半路出家的记者,时刻也没忘记自己出身农村,毕业农大,是《农民日报》记者,始终坚持向新闻同行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靠良知和执着乐为‘三农’鼓与呼。”

  这是2011年3月16日,何红卫在农民日报社为他举行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面对全社职工的开场白。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出生于河南淅川县农村的何红卫,对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那会儿就有了明确定位,即坚决不离“农”字。

  曾为大学同学、现华中农大党委副书记唐峻接受采访时说:“我和红卫都是学农机的,1986年毕业时他完全可以留校或分到北京工作,但他坚决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他代表全校毕业生表决心时的演讲,全场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到,他对农村有着特别深的感情。”

  个头不高、架着一副眼镜的何红卫说,受当时热播电视剧《新星》中县委书记李向南的感召,抱着“到基层去,寻求理想与现实最佳结合点”的愿望,自己主动要求到鄂西北山区——郧阳地区(今十堰市)工作,理想是当李向南式的县委书记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新华社、湖北日报等媒体对他的这一举动做了大篇幅报道。

  先后在地区农机学校、农机局、地委组织部、地委办公室工作的何红卫,后被选任地委书记秘书,好多人以为这该是他进入仕途升官的好机会。可他后来还是服从工作需要调入省农机局,并主动要求到乡镇锻炼两年。

  凭着对“三农”的真挚感情与深刻了解,怀揣新闻理想的何红卫,1997年8月经考试、考核进入《农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开始了“三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而且很快就进入角色,率先报道李昌平的《一位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英山县“数字造假”系列报道等稿件一经刊出,就赢得了新闻界的高度关注。

  其中让何红卫一炮走红的就是经他报道后一夜名闻全国的乡官——董阳。

  在武汉,记者见到了多位当年曾经一起参与“董阳现象”报道的同行,他们谈起当年何红卫率先冲破阻力客观报道董阳的情景时,仍然激情难抑、记忆如昨。  

  那是1998年3月,何红卫从事新闻工作刚刚半年,黄石市石灰窑区(现西塞山区)河口镇6位农民联名写了一份材料《要回董阳这样的好官》,寄送到湖北省不少新闻单位和有关党政部门。农民代表殷切呼唤好官董阳,为其鸣冤叫屈,盼他“回来”;而石灰窑区委领导对他却是不满意,认为他“不称职”,在董阳刚刚干了11个月、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当口,把他“平调”到编制仅两人的区科技局任局长。在多次反映无果的情况下,材料辗转到了何红卫手中,这一去一留演绎出的“董阳现象”深深吸引了他。

  经过一周深入调查采访的何红卫去伪存真、明辨是非,一口气写出6000多字的通讯《褒贬不一说董阳》,《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刊出,报纸还就此展开“董阳现象”讨论,提出了“为什么老百姓欢迎的干部,上级说他不称职,我们的用人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一干部制度改革中的尖锐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主要领导对该报道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等100多家媒体转载或发表数百篇计20多万字的关于“董阳现象”的报道和讨论文章;中宣部“新闻阅评”给予高度评价;报社一位领导笑称何红卫这篇报道奠定了他在新闻界的地位,5年内可以不写稿了。

  下农村挖典型,农民走进中南海

  继董阳、李昌平两位知名“乡官”之后,何红卫又慧眼独具地从茫茫荆楚大地上发现了3个农民典型,分别是:监利县农民朱建华、南漳县农民刘文豹和大冶市农民侯安杰,同样轰动全国,并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办公室 连续 粮食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