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产品流通驶入快车道


  “农超对接”成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新引擎。通过它,清晨摘下的新鲜果蔬,几小时后就可摆上超市货架。这种产销对接形式在大江南北迅速发展,并不断派生出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态。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发出《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11年底,中央财政总共安排7亿元,在19个省市支持1000多个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对接合作社突破1.56万个。加上“全国农产品金秋展销行”等形式,实现了全国联动,有效联结。仅农业部每年举办对接活动就达700多场,实现贸易成交额3000多亿元。

  农业质量标准工作也走过快速推进和全面实施两个阶段。2002年开始,农业部率先启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2003年起扩大了蔬菜中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监测范围和参数;2006年4月29日,我国第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门法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目前实现了对全国近500家大中型综合及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时动态监测,监测品种200余个。

  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快,农产品流通保障体系愈发完善。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12个重要业务系统之一的“金农工程”一期中央本级项目建设完成;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棘手难题。《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要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一系列保障措施相继出台,为绿色快车提供有效补给,其中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支持、保障用地、强化监督、运输便利等多个方面。

  以绿色通道为例,2005年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12月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全部纳入“绿色通道”网络范围。有关部门统计,2005—2009年,全国因此共减免通行费277亿元。

  减免税费方面,2008年9月1日,国家出台停止征收农产品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每年为市场及经营户减轻负担约300亿元;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被业内人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扶持流通业发展含金量最高的一份文件,其中包括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和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等一系列政策。

  2004年5月23日,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新一轮“粮改”拉开序幕;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转变企业经营体制,完善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严禁地区封锁,搞好产销区衔接,优化储备布局。之后,国家相继出台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

  作为农产品价格政策核心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取代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实际上是给农民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通过控制最低收购价把握粮食拍卖节奏与投放量保证市场稳定,有效抵挡了近两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冲击,极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临时收储政策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应运而生,政策支持企业参与,面向农民敞开收购,发挥市场“托底”作用。以大进大出的棉花为例,2008年籽棉一度跌破成本,国家在当年10-12月连续三次下达收储计划,累计收储272万吨,第三次收储实行皮棉与籽棉相挂钩政策,有效保护了棉农利益。

  针对重要“菜篮子”产品——生猪的价格调控预案也在这一时期出台。2009年1月,六部委联合发布《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并于当年6月第一次执行,收储强力拉升猪市。据国家发改委成本调查,2009年5月规模户出栏每头生猪亏损18.44元,而6月规模户出栏每头生猪转为盈利23.16元。

  近两年,针对鲜活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国家抓紧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种价格稳定机制。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说,他们正在努力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鲜活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支撑、采集、发布、示范平台,解决农民“看不到、听不懂、用不上”信息的难题。

  两个市场、两种潜力打开广阔空间,为农产品流通改革引领方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蔬菜 连续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