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大豆期价“外强内弱”格局有望改善


  “世界粮仓”的美国遭遇半个世纪以来的罕见旱情,推升国际大豆价格节节攀升。干旱导致美国大豆减产几成定局,如果后期降雨难以缓解作物生长压力,势必还将对盘面形成支撑。7月下旬以来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价陷入剧烈的高位震荡结构,鉴于干旱炒作有透支迹象,调整之势还会延续,而随着国产大豆向国际市场看齐,预示着大豆期价“外强内弱”的格局可能逐渐改善。

  美豆干旱炒作有透支迹象

  2011/12旧作年度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落空,奠定了去年年末CBOT大豆期价上涨的起点,2012/13新作年度美国大豆生长遭受严重干旱侵袭,助推国际豆价加速,不断改写期价交投区间。对于进入生长关键期的美豆作物而言,对水分的需要处于“饥渴”状态,未来几周天气变化将决定着大豆单产规模,如果旱情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美豆减产就会成为定局,从而令美豆供需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并且只能寄望于高价格来完成需求配比。

  自从美国农业部7月份大幅下调美豆产量预估,看多的民间机构相继调降了新作美豆单产和总产预估。其中,FarmFutures杂志、InformaEconomics和DoaneAdvisoryServices分别预计单产将滑落至35.8蒲式耳/英亩、37.2蒲式耳/英亩和36.6蒲式耳/英亩,对应的总产量依次为26.96亿蒲式耳、27.91亿蒲式耳和27.25亿蒲式耳,均低于政府预判。但市场却已不太买账,盘面的升势动能明显不足,显然长期的天气炒作已让投资者感到有些“疲倦”。

  值得注意的是,从关联品种来看,目前包括嘉吉公司在内的大型农业企业都认为美国政府必须快速行动,减少工业用玉米数量,以阻止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如果美国政府在限制生物燃料产量方面大做文章,使得美国玉米工业需求暂时大幅下滑,那么CBOT玉米价格的走软将会拖累豆类市场价格。笔者判断,鉴于干旱炒作已有透支迹象,美豆期价高位震荡的结构短期难以改变,甚至会面临进一步的调整行情。国内大豆后期紧俏

  虽然连豆期价跟随美盘市场陷入调整走势,但追随力度明显偏弱,不仅在于连豆此前上涨幅度不如美豆,更在于未来2~3个月国内大豆供应可能比较紧俏,有望对连盘起到较好的支撑。

  首先,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去年10月份至今年6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为4398万吨,尽管充足的进口量对国内大豆供应起到了保障作用,但由于美豆价格高企,后期供应将显得较为紧俏。根据船期预报,7、8、9月份大豆到港量将分别为540万吨、450万吨和380万吨。由于压榨利润好转的驱动,6月份以来,大中小油厂齐力提高开工率,从而降低大豆原料库存,后期料出现补库动作,不排除部分油厂再度陷入“无豆下锅”的窘境,届时,国内大豆价格强势特征可能显现。

  其次,国储大豆拍卖由零成交到全成交的转变,凸显出市场对价格便宜的国产大豆需求的热切。今年年初至8月2日,国储大豆累计拍卖17次,拍卖数量为768.34万吨,成交13次,总成交量为182.48万吨,成交率约23.75%,其中7月19日和8月2日的成交率攀升至100%,成交均价也大幅上升至4293元/吨和4381元/吨。不难看到,随着进口大豆成本的上涨,国储大豆价格优势明显,预计国储拍卖大豆量价齐升的局面还会维持,这将对连豆期价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在大豆内外价差严重倒挂的背景下,国产大豆价格将首先向美豆看齐,并完成价差的修复过程。

  最后,由于国产大豆种植效益低迷,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且近年来下降速度有所加快,预计今年国家对新作大豆的收储价格很可能至少上调,对应的A1301合约将在4400~4500元/吨附近构筑坚实的底部。笔者认为,随着大豆内外环境及关注焦点因素的转换,在后期进口大豆明显不足以及美豆缺乏新上涨动能的制约下,大豆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将逐渐向“势均力敌”的形势转化。

  宝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沈国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干旱 玉米 粮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