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主要领导到最贫困村抓增收


  本报记者 吴晋斌 马小林

  “我现在也是咱大泉河村的人。”2012年1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山西晋城大雪纷飞,履新不久的市委书记张九萍到泽州县大泉河下乡住村,慰问困难群众。

  半年来,张九萍几次下乡住村后,大泉河村发生了变化:找到了增收方向,发展一村一品蚕桑业,建设500亩蚕桑科技示范园,目前300亩土地流转到位,园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程陆续开工;农民长了志气,干部群众自己提出了“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使一亩地由原来的产出1000元钱,提高到产出5000元”;村党支部有了朝气,确定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

  攀穷亲、结对子、跑项目、引资金,从2010年起,山西开始探索实践新时期下的群众工作,从干部下乡“六个一”到“一个增收翻番目标”,该省6010个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到最贫困的6010个村庄搞帮扶增收,走出了一条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与推动科学发展双赢之路。

  “六个一”——工作重心沉下去

  白家庄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东南端,全村298户、1045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2010年人均收入为2334元。

  长治市市长张保先后11次深入该村包点住村、16次召开会议和村干部群众促膝谈心,围绕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村里制定了白家庄村五年规划和当年计划,算细账谋增收:

  发展设施蔬菜。规划发展20亩设施蔬菜大棚,可实现年收入20万元,是玉米和马铃薯种植效益的10倍和5倍,可使人均增收191元;

  发展潞党参和核桃种植。发展200亩核桃套种潞党参,亩产200公斤潞党参、135斤核桃,按每公斤潞党参60元、核桃20元计算,可实现人均增收2700元;

  ……

  2011年,白家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了2800元,增幅达到20%;今年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达到840元,同比增长20%。

  2010年开始,长治市进一步引深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活动:即创先争优,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理清思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深入农户,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认真总结,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总结推广长治下乡住村“六个一”的做法。

  2010年11月30日,袁纯清再次提出:“要把深入基层作为提高执政本领、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门必修课,深入下去体察民生民心,深入下去增长才干本领,深入下去加强党性锻炼。从明年开始,从省委常委做起,各级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安排几天到农村、企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与群众坐下来共同破解难题。”

  山西通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六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合,措施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

  到2011年8月,仅吕梁市,16518名干部进驻3121个行政村开展住村工作,确定致富项目4312个,协调解决资金2016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338件,联系农户11.32万户,解决农村矛盾纠纷2446件,形成调研报告1390篇。

  “一个一”——农民收入增上来

  2011年5月30日至6月1日,履新一年整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只带了秘书和司机来到地处太行山腹地的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下乡住村,吃住在农家,劳动在田间,与农民拉家常,全方位了解村情,并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分析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收入结构、具体增收举措等有关问题,深入谋划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新办法。            

  2011年6月,袁纯清在当地党报刊发《在武乡县砖壁村住村的调查与思考──给全省领导干部的一封信》,信上说,“如果由县至省的6000多名主要领导干部每个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的村子,实地指导帮助那里的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扎扎实实干上几年,实现收入翻番,称得上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大事业、大功德。感于斯,念于斯。以信的形式写给大家,以期形成共识,进而成为我们共同的行动、共同的作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党参 核桃 农民人均纯收入 设施蔬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