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乡村民主自治机制的生动实践


  平顶山市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启动之初就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全市2588个行政村同时推开。市委组织部设立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办公室,制作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水平流程图,工作登记册下发到乡镇、村、社区,做到内容、程序、资料三规范。从配好支部书记、建好村级班子、选好村民代表、完善配套制度四个关键环节抓落实。并按要求严格程序,做到一个步骤不能减,一个环节不能丢,一个次序不能乱。现在,村村有大学生村官,700多个村和新型社区下派了“第一书记”。档案材料由大学生村官记录并保管,内容规范,使整个工作法运作全过程可追溯。

  我们在邓州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四议两公开’给你和村里解决了哪些问题?”6位村支书回答的是解决了土地流转、村容村貌改善、低保五保确定、村规民约修订、招商引资等问题。也有这样的回答:“干部团结干事劲大了,邻里关系好了,公益事业发展了,群众收入增加了。”裴营乡前郑村村民小组组长张荣庆写道:“在小组无论办什么事,只要用工作法‘一提二审三通过’,和小组群众说明白,讲清楚,任何工作都会很快取得统一。”值得关注的是30岁的构林镇郭庄村村民代表郭金磊的看法,他说:“‘四议两公开’让我现在感觉很自豪,有了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他建议,“‘四议两公开’要长期实施下去,会给群众造福的。”

  规范化管理让干群齐心协力求发展

  ——把村里的重大事务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由农民通过规范的程序自己议、自己定,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邓州市罗庄镇冯坡村,难以想象这曾是个“后进村”。实行“四议两公开”后,该村村民气顺了,经济也发展了。去年,冯坡村筹资20万元建起了敬老院,最近正在组织实施土地流转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腰店乡黑龙村曾是个农业穷村,46岁的村支书王五一干了13年支部书记,前半截没啥“出息”,从2005年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始,村级事务逐一得到解决,如今他要运用工作法落实村中长期发展规划。全村共3927亩耕地,已有3000亩流转进入示范方,成为国家粮棉种子繁育基地,亩增效益300元。通过农机、植保两个合作社的管理,小麦亩产由600斤提高到900斤。现在他正琢磨着拉长粮食经济产业链。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邓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掌握工作程序,形成规范化管理,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破解难题、改善民生向推动科学发展逐步提升。

  目前正在河南蓬勃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聚焦了当前农村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涉及村民自治法、土地承包法等范畴,而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创造出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听到的是农村干部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四议两公开’,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围绕科学发展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邓州在政府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和“三级联创”考评中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分配较高的分值,在村干部中落实从创先争优到“副乡级待遇”的长效激励机制。还在村民小组内部事务处理中,制定了“一提二审三通过”制度,即村民小组理事组对重大事项提出实施意见,村“两委”审查同意,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会议决议通过,填补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村民小组一级的空缺。张村镇朱营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展经济,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620元上升到了2011年的7800元,增幅30%以上。在新型社区建设中,只运作了20多天,全村8个家族的170座老坟5天迁完。湍河街道八里王社区靠近城区,自办企业的近20户,“贫富差距”较大,由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规范化运用,几年来,主导产业突出,村庄整治到位,惠民政策落实,社会秩序井然。30岁出头的王登攀外出务工回村,开始专心搞蔬菜种植,去年收入六七万元,现在还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他在村里干,“收入好,心情也好。”

  平顶山市鲁山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过去村里“无人议事”、“无事可议”、“无力办事”是普遍现象。鲁山县通过规范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乡镇党委议前审查和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事后跟踪制度,促进了“四议两公开”运转。尧山镇东竹园社区周边有6个景区,发展农家乐潜力巨大。2010年开始的新型社区建设共整合奖补、扶贫、以工代赈等资金460多万元,一期已建成农家乐社区一个,二三期同时启动,还成立了农家乐协会,计划5年内打造成全市最大的农家乐产业区。村支书徐远仓告诉记者,2009年前村里青壮年劳力全部外出打工,现在有一半回来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梧桐 外出务工 建立健全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