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市场,教会山西“营销”山西


    本报记者 吴晋斌 马小林

    今年“五一”前夕,山西芮城县果业局局长陈建国提着苹果到省城太原,很顺利地见到了太原河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美特好超市的果业区采购商,一个目的是请他们“五一”假期去芮城的永乐宫玩玩,另一个目的是邀他们实地考察芮城苹果基地的实力。

    晋南芮城地处中国苹果黄金带黄河三角洲。春节过后,芮城县的苹果出现了滞销现象。在媒体的呼吁下,卖难缓解。

    陈建国省城送礼是山西“三农”领域行政官员下功夫帮农民找市场的一个普通事例,却反映出山西近年来在产业化之路中理念上的一个变化。

    这种变化表明,连基层的官员也感到,传统的农业方式——埋头生产不管流通的路径,在实践中已经捉襟见肘。

    这意味着,“谁来营销山西”成为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背景下,山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运作的探索目标之一。

    晋商故里为何需要大声吆喝

    按说谁来营销山西,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晋商故里说吆喝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

    但这的确是一个问题,2011年末到2012年初,山西的大宗农产品似乎都经历了煎熬:大棚里的黄瓜和西红柿价格一段时间低于成本;临县红枣、运城苹果大量滞销;清徐太谷的白菜眼看就要烂在地里。

    找市场的步伐追不上农业规模化的节奏,是山西农产品卖难的症结所在。究其原因,无非两点,其一,计划经济时代和短缺经济时代,销售不是问题,山西人渐渐生疏了祖先买全国卖全国的手艺;其二,资源型经济地区,卖方市场的煤炭高位运行多年,挖出来就能卖大钱,让找市场成为一个遥远的话题,这种煤文化思维,导致了埋头生产忽视营销的现象长期存在,丰年伤农成为山西绕不开的痛。

    2012年的农业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谈到卖难时,面对“三农”领域的各级官员,泼了一次冷水,告诫大家不要再盲目去规模化种植,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去发展农业,并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产业化:郑州有个好想你枣业,红枣基地10万亩,销售收入11亿元,山西红枣种植面积530万亩,销售收入仅有69个亿。要求山西的特色农业在深加工和市场化上下功夫的意图明显。

    这样的意图表达不是一次,4月13日山西省农产品加工暨特色农产品发展政企银合作洽谈会上,郭迎光谈到山西农业面临的形势时,第一个话题就是紧紧围绕北京市场做特色农产品。

    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筹备期间,山西省农业厅名优中心副主任邵德林发现,取回来的省政府文件修改稿上,多了四个字:扩大市场。“展销”之后再加上市场,寓意明显。

    这些细节足以说明,主政山西“三农”工作的郭迎光深深地感到了营销对于当下山西特色农业的重要性要高于生产。换一句话讲就是,当下,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比埋头生产更重要。营销山西是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现实需求。

    政府的着力激发企业的动力

    6月16日,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暨扩大市场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在北京开幕。

    政府吆喝,农民卖货。从2009年起,山西各级政府不惜财力,大规模、多形式组织和举办展会帮助农民推销推介农副产品,成为山西农产品独特的营销模式。省级层面,一年山西、一年北京的农展会也已成为一种惯例。政府花钱带农民和农企参加各种农交会也成为常态。

    政府帮助下的商业训练是必要的。太行山、吕梁山里与黄河岸边、雁门内外不富裕的老区农民和弱而小的加工企业没有实力自己走出去吆喝,也没有能力自己去找市场。山西人要学会营销自己,跨越式对接市场,必须借助山西各级政府在资金、人才和资源方面的优势,走出去、引进来。

    政府帮助下的商业训练也是管用的。四年内农产品加工企业“5·13工程”和产业支撑项目的实施与多层次的营销,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而加工企业的崛起对农户、农民的拉动效应也凸显:2010年山西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10亿元,比2009年增长36%;2011年实现629亿元,同比增长23.3%;2011年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农户数320万户,户均增收2012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苹果 红枣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