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邓州: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


    通讯员 许光选

    “把加快城镇化、工业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邓州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谋发展。近年来,邓州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前不久,笔者在豫西南邓州市采访时,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姚龙其深有感触地说。

    产业集聚区促发展

    姚龙其说,“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但目前邓州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这种内在机制受到了城乡分割制度的制约。因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分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此,邓州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启动了湍河社区等新型社区建设。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白牛等乡镇以及构林、张村等重点镇,都选择2~3个行政村,迁村进镇,打造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他乡镇也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选择1个基础比较好的村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流通、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区域共享。邓州正在探索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在采访中,邓州市市长刘树华告诉笔者,“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只有产城融合,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从而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因此,促进邓州“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邓州产业集聚区就是现代化新城镇,是标准的产城融合新城,总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按照“一区两园”模式布局,城南片12平方公里为生态产业园区;湍北片5平方公里,规划为跨河发展的先行先导区,是邓州市未来的行政文化中心和核心拓展区。区内现已修建配套了六纵三横9条主次干道,排水管网、电力线路、通讯线路全部贯通,入园企业达60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企业20家。今年以来,邓州在产业集聚区内,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着力培育一批有一定品牌基础、发展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有效促进了企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工业项目投资3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数3000人,总就业人数1.5万人。

    农业现代化强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基础的基础,该市积极培育农业现代化:实行“六统一”。邓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市前列。近年来,邓州将坚持以抓园区、促增收为着力点,努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上有新突破。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穰东白牛园区、夏集、十林园区建设水平,并建设裴营赵集、文渠张村园区。在示范园内实行“六统一”,由市里有关部门负责,实行统一供应优良品种、统一机耕机播机收、统一浇水、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

    邓州市拥有耕地244万亩,但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一般,不少农民仍沿循着传统的种植方式。为了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市里经过充分调研,从2008年开始,通过集中使用土地、水利、交通、林业、农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和技术力量,在条件适宜的桑庄镇、腰店乡交界处,相继创建了总面积达四五万亩的小麦高产示范方,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标准,实行全程科学种田“六统一”,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引路,推进全市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

    同时,邓州以百万亩土地整理为切入点,以涉农项目为支撑,投资6.6亿元,整理土地2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同时开工建设张沟水库续建工程等除险加固工程、小草河治理工程、引丹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工程,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为工业化、城镇化打下良好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现代化 土地 农业生产 农产品加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