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销体系是关键


    第四个是农产品金融化现象。农产品本来就是一种普通产品,但通过炒作就可能大幅度上涨,如最近的鸡蛋、大蒜,这两者现在都不应该上涨,为什么?因为现在这两种农产品都是销售淡季,而且还都是生产的高峰期。因此,农产品金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注意。

    主持人:农产品价格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就是如何破解当前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的困局?

    洪涛:要想农产品价格波动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类,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产销体系。

    首先,应该鼓励农民安心生产。农民最擅长的就是生产,让他们去销售,就是给农民压力,就不能让农民安心生产。然后,我们应给他们做好全产业化的服务,做好信息服务、产前服务、产中服务、产后服务,使他们更便利地去生产、销售。

    其次,要重视农产品流通。就拿北京来说,把所有蔬菜、水果都挡在四环以外,小型车进城,都没地方停靠。一定要注意特大型城市的农产品流通。因此,这就要求通过制度变革来降低制度成本,这是解决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的一个长期远行的机制,也是一个根本性的机制,这个长效机制不建立,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波动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再次,要提高保障率。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包括财政体系、税收体系、金融体系、保险体系、信息体系、应急体系,共同对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正常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主持人:针对我国不断高涨的农产品价格,有专家认为,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应该提倡大力缩短流通环节以减少成本,有人甚至建议“零流通环节”。对于农产品“短流通”的说法,您怎么看?

    洪涛:我认为农产品“短流通”是一个伪命题。流通环节不正当的层层加价确实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般要经历“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农贸市场、早市、社区农产品供应点、超市农产品供应点”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成本问题,导致层层加价,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短流通是一个伪命题:新疆—北京、海南—北京的流通渠道就不可能短,但是销地适当提高自给率是可行的,北京农产品水果自给率15%,农产品水果价格上涨后自给率提高到35%,如果能提高自给率会更加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避免“菜价整成肉价钱”。环节既不是越短越好,也不是越长越好。不同生产品种的环节多少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一概而论减少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缩短所谓的流通渠道,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流通成本。所以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应该坚持少环节,而不是“一刀切”地追求“零环节”。

    主持人:现在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民销售农产品的自主权和保障农民的收益,不少地方在实行“农超对接”,您觉得这个销售渠道是不是真的能解决农产品上涨的问题?

    洪涛:我的看法是,“农超对接”不应成为单一渠道,并且对于这个方式我们也要辩证来看待。比如,“农超对接”虽然给农民提供了将农产品外送的渠道,也削弱了农民的优势地位,这个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巧立名目收费,比如入场费等等。各种形式的收费会让农民负担加重,违背农超对接的初衷。

    二是周转时间太长。对于农民来说,平时买卖多是现金结算,而超市采用银行结算,并有时间不定的付款期。若以每车10吨菜,货值2万元计算,若结算时间达一个月,就是60万元的货款,对于农民来说,这笔钱不是小数目。

    三是条件苛刻,借标准来压价。超市原本与合作社签订了合约,但在菜价下跌时,超市就想压低收购价,不便公开违约,就以产品卖相不好等种种理由拒收农产品。

    农产品流通不应只是“农超对接”,还应包括“农餐对接”、“农基对接”、“农批对接”、“农消对接”(周末菜市场),应探索多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如生产组织主导的供应链、批发市场主导的供应链、零售企业主导的供应链、物流配送企业主导的供应链、物流园区主导的供应链等。单一的渠道体系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品种 白菜 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