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更多农村娃圆书法梦


    本报记者 蒋培玲 通讯员 刘恒波 吕正涛

    “注意‘中’这个字的占格位置,‘竖’要由下向上逆势起笔,注意手法、身法、笔法,动作要准确,运笔要连贯……”在山东省高青县实验小学书法教室内,不同于以往,书法老师李怀艳并没有用笔墨纸砚等传统工具,而是采用一种特殊“毛笔”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临摹、讲解、演示。原来,这是高青县在全县推广的“数字化”书法教学,也是全国首个全县范围内推广普及数字书法教育的县。

    让更多农村娃圆书法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国书法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书法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

    高青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梁修、著名画家乍启典的故乡,书法历史悠久。但多年来,书法教育却是该县农村教育的软肋,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学校专职的书法教师缺乏、书法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而今,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数字化”书法教学,为高青书法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参考笔势图对每人例字进行描红,让每位学生都可清晰地看到书写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与动画教程的演示,先在电子白板上临摹感触书法精髓,再通过传统书法工具进行临摹练习。电子白板采用压感技术,可根据书写者的力度改变笔画粗细;电子手写笔模仿毛笔笔迹,书写体验感与实际书写非常接近。随着数字书法教育的深入,学生还可使用手写台式一体机与教师电子白板实现教学互动。

    高青县中心路小学书法教师马渤海说:“原先教书法,受到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书写的技法无法让学生进行切身感受,自从用上数字书法教室后,学生再也不用为了观看教师示范而抢位置了。”随着数字书法教育走进农村学校课堂,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实现了学习书法的梦想。

    “野路子”变成“正规军”

    包含电子白板书写体验、《青少年中国书法教程》、书法基本理论和技法等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让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也更加科学、系统、规范。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顾亚龙现场观摩了“数字化”书法教学后,感慨道:“高青数字书法教室,是书法教学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值得推广!”

    “过去,孩子想学书法,都是在家跟着村里的大人练,是典型的‘野路子’。”常家镇沙李村35岁的村民李永清拿着孩子这周获得的一张书法喜报仔细端详着,“有了数字书法教室后,孩子的进步越来越大了。”李永清的女儿李文慧,今年11岁,是常家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书法小组成员。该校小学老师王利学介绍说,这学期学校设置了专门的书法教室,通过数字多媒体设备和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书法水平。

    高青县中心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马墨宁高兴地说:“原先上书法课,总感觉枯燥无味,现在学起来很有趣。看,我的作品被放在宣传栏内展览,还参加了市县的展览,我现在越来越感喜欢书法了!”

    高青县委书记徐培栋介绍,数字书法教育在高青推广普及并非偶然。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书法教育,于2011年5月成立了“高青中国书法青少年教育基地”。今年,该县又投资120余万元,建设先进的数字书法教室16个,配备各类仪器90台(套),包括触摸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短焦摄影机、数字书法教学系统等硬件软件。另悉,该县年底前将再选择5-8处项目学校启动数字书法网吧,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数字书法教室和数字书法网吧,将书法教育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影像学习、影像临摹和影像书写创作的方式,形成完整的数字书法教育系统,打造全国第一个数字书法教育基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