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我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本报讯(记者郑惊鸿)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密切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多孩生育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贫困地区民生改善和家庭发展,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从2001年的1276元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一大批贫困计生家庭实现了少生快富奔小康。这是记者9月26日从在京召开的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的。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介绍,1996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计生委联合召开交流会,明确提出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政策措施。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2004年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启动了“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家庭给以直接的现金补助,创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向激励机制。各地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小额贷款、养殖种植基地建设、贴息贷款、绿色养老等方面出台措施,优先优待计生家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他们在获得资金补助的同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国家计生委主任李斌说,多年来各级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部门密切配合落实中央的部署,各地党委、政府将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作为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不改变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性质、渠道及规模的前提下,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具体政策和项目,将人口计生奖励扶助金、扶贫开发项目及相关惠民政策结合起来,扶持计生家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各方面资源的整合运用,增强了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有效调动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贫困地区的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提高30%,多孩生育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村人口为2.06亿人,比2002年增加3.26%,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4.4%,三孩及以上出生人口比重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已接近全国农村地区水平;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重点县青壮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2年的7.1年提高到2010年的8年;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从2001年的9030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从2001年的1276元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促进了贫困地区民生改善和家庭发展,我国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成功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范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农民人均纯收入 工作重点 政策措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