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强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与医改同步,始于2009年,其核心是建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运行机制,其内容包括在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等。
医改三年,成效明显
医改三年,随着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底”的逐步筑牢,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能力和农民看病以及健康水平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突出表现在五个“明显”: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软硬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村卫生室和村医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明显改变。
医改三年,国家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从2008年底的8.27亿次增加到2010年底的8.74亿次,村卫生室诊疗人次从2008年底的13.69亿次增加到2010年底的16.57亿次。
医改三年,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和新农合制度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尽管农村医改尚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这个框架制度的形成无疑为农村医改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一个架构似的“导航仪”!
乡村卫生事业一体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明确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规划机构设置、加强人员的准入与管理。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从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
2011年7月,卫生部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要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201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内要实现乡村卫生服务六统一,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方面实现统一管理。其中特别提到,村卫生室在实现“一村一室”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统一村卫生室命名、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工作制度。
浙江省则开展了“基层卫生全面提升年”活动,今年将重点扶持20家县级三级医院、200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和4000家中心村卫生室建设。
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广西象州县敖村当了20多年普通村医的龙学江,近几年却遇到了许多不普通的事情——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广西自治区政府拨款8万元为敖村修建了120多平方米的新卫生室,通过考试的龙学江,成为县卫生局认可的村医。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自治区财政补助等项目加起来,他的收入每个月达到了3000多元。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要求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将其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根据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多渠道予以补偿;积极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
从2009年开始,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乡村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财政投入7.73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75万人次。
国家财政投入4.31亿元,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
国家财政投入3亿元,为中西部地区没有执业医师的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共计招收3000人。
经过努力,乡村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乡镇卫生院人员从2008年底的107万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11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从90万增加到97万。村卫生室人员从108万增加到129万,其中乡村医生从89万增加到103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29/18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