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能人黎东平的创业之道


    方桐 吴勇丽

    麦苗青、菜花黄,当下的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永隆镇一派绮丽的田园春色,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那28栋全封闭猪舍和26个日光蔬菜大棚。它们的主人是杨家丰村村民黎东平,人送雅号“黎场长”,还有人尊称其为“黎棚长”。因为他凭着“一圈猪”+“一棚菜”带活了全镇的经济,富了一方人。

    养肥“一圈猪”

    今年45岁的黎东平,从1997年开始养猪。起初他并不指望能发财,只想给家人添点油水。可后来越养越起劲,便萌发了规模养猪的想法。

    2000年,他借贷20万元买下了一块闲置场地,建起了4栋100间高标准猪舍,花10万多元买回3头种公猪、85头母猪,并实行自繁、自养、阶梯式出售。

    经过两年打拼,黎东平成为永隆镇首个“千头养猪大户”,攒下20余万元现金。

    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3.5万头,年产值5000万元,纯利润700万元,成了全镇的“养猪状元”。

    种好“一棚菜”

    养猪,黎东平是个能手;种菜,他也是个“牛”人。

    2010年开始,黎东平自掏腰包组织28户农民先后10次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了解市场行情。

    “看得越多,我们心里越痒痒。”黎东平说,2011年2月,他出资320万元,农户入股130亩棉花地,从山东寿光引进第五代改良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当年建成大棚26个,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夏季苦瓜等各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

    “当年,5万吨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畅销武汉等地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全年亩产3.4万公斤、创收6.8万元,是每亩棉花收益的28倍。”黎东平笑着说,县里像炸开了锅,连市里都惊动了。

    荆门市市长万勇、京山县县长周志红多次前去考察调研,市、县金融部门还以“零担保”的形式给黎东平放贷1200万元,用于建设100个日光蔬菜大棚。

    这阵子,黎东平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我跟万市长约定好了,8月1日,这100个大棚投产,他亲自验收!”

    富了一方人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可黎东平是个例外,他在创业路上从不孤单,因为他是带着乡亲们一起创业,一起致富。

    2007年,黎东平注册成立了新民养猪专业合作社,让28户养猪农民出地、出人,参与入股分红;出让土地的农民在猪场打工,每人年工资1.8万元,农户土地保底收益每亩800元~1000元,每五年递增20%,年终按股份分取红利。

    在他的示范下,永隆镇养猪业迅速扩张。2011年,永隆镇出售商品猪19.6万头,产值2亿元,连续三年名列湖北省前十名,被省政府授予“生猪养殖大镇”称号。

    为了带动乡亲们种植大棚蔬菜,黎东平每个月花7000元从山东寿光请来技术员讲课;免费给50多户农民提供担保贷款;他还与红日科技集团联营,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上,创建了“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统一设计建设、育苗供种、技术操作、注册商标、销售产品,由农户分户种植管理)。

    在他的带动下,2011年,永隆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2万亩,年产蔬菜32万吨,年创产值3.6亿元,人均增收1500元,一举成为京山县蔬菜种植大镇。

    如今,他投资数百万元建起生态沼气供转站,完善了“猪—沼—菜”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增产值200万元,新增就业150人,可为200个农户提供生活用气,每年户均节支1200多元。

    摘自《农村新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 蔬菜大棚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