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玉树重建:规划跟着贫困村走


    本报记者 郜晋亮

    今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决战之年。到年底,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将全面完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商贸、特色产业、生态修复、和谐家园等项目建设将基本完成,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恢复。

    科学制定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精心谋划、科学施策,及时成立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对贫困村灾后重建进行了全面部署,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调查核实灾区贫困农牧民、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开发项目受灾损失情况。

    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紧急组织专业人员昼夜奋战,及时完成了《玉树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整村推进恢复重建工程和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规划》。

    青海省委、省政府就灾后重建提出了“大干三年、实现跨越二十年”,把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突破口,按照“选好产业抓扶贫,搞好扶贫兴产业,振兴产业促致富”的思路,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53个受灾村产业重建为重点,着力推进玉树贫困村产业发展。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玉树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罗松达哇说,“我们要坚定地走出一条生态有效保护、资源合理开发、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的脱贫致富之路。”

    着力推进灾后贫困村产业重建

    玉树州是全国典型的特殊贫困地区,地震灾害使其雪上加霜、贫上加贫。地震导致19个乡镇182个贫困村历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严重受损,6.9万农牧民因灾致贫。按照青海省新的扶贫标准,核定玉树州贫困村168个,占全州258个行政村总数的65%,贫困人口高达16.5万,占全州农牧民总人口的55.2%,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3.8%的平均水平。

    “贫困村是整个玉树州地震灾后重建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玉树州扶贫开发局局长才让说,“我们将切实把贫困村作为整个玉树地震灾后产业重建和发展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为尽快启动实施灾后贫困村产业重建项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专门成立了驻玉树灾后重建办公室,由两名副局长和两名工作人员轮流驻守玉树,负责灾后重建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

    目前,投资1000万元援建的蔬菜温棚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已投入运营;投资296万元援助组建的甘达村运输队项目取得明显效益,运营三个半月实现毛利润80万元;投资179.72万元援建称多县拉布乡德达村的养殖业项目也已启动实施。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援建的禅古村产业重建项目,投入资金700万元,帮助建设了砂石料厂;培训贫困劳力特种机械驾驶员32名,这些驾驶员已全部上岗,月均工资3500元。

    创建群众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玉树地震灾后贫困村产业重建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要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意识、产业富民意识、合力攻坚意识,努力做到各类资源整合化、内容综合化、方式一体化、管理科学化。”青海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克勤说。

    目前,玉树扶贫开发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主体、产业规模、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大扶贫、大重建、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而如何创建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也正成为青海省各级相关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按照“重建发展规划跟着贫困村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效益带着贫困群众走”的要求,玉树将多方整合项目资金和生产要素,相互配套建设,形成强大的政策扶持措施,加快推进贫困村产业重建和脱贫致富进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化 项目建设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