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党员的旗帜把农民引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阎红玉

    五月的吉林大地,争奇斗艳的鲜花开遍城市农村,整地、播种、插秧的机鸣声在田野上隆隆滚过。在这春耕繁忙的季节里,记者来到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采访。

    大荒地村幅员10平方公里,有9个自然屯,人口3892人,全村共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8家,个体私营企业36家。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为破解大荒地村集体经济薄弱、活动场所陈旧,以及就近的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在土地流转、劳动力用工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在区、镇两级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将大荒地村党总支与东福集团公司党支部合并,于2010年成立了吉林省城区第一个村级党委——中共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委员会。村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6名。

    “在村党委的带领下,他们都是创富致富的旗帜。”昌邑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吴志广介绍说,村党委成立伊始,就把强村富民作为首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并研究确定了“特色农业强基础,工业经济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同时根据实际将全村规划为五个功能区,即设施完备的现代农民居住区、绿色无公害有机米生产区、绿色安全牧业养殖区、节能环保农产品加工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

    为切实把村党委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落到实处,村党委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一是大规模组织培训,全面提高党员群众素质。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教育培训40多次,播放培训光盘100多课时,培训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为党员群众找到致富路子60多条。二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12年东福公司与7840个农户签订了绿色水稻生产订单,订单面积达7700多公顷,带动周边12个村发展绿色水稻,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250多万元。三是推动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增加工资性收入。根据驻村企业的用工需求,村党委积极引导企业优先招收本村劳动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各类驻村企业共安置本村劳动力960多人直接就业,占全村剩余劳动力的80%,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1500万元。四是规范产业协会经营管理,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去年,在黑米协会党支部的运作下,协会会员将2010年种植的2600吨黑稻子进行统一错时销售,平均每斤多卖两块多钱,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1000余万元。

    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大荒地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的形成,为大荒地村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也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村共培育产业大户35户,有96名党员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全村党员的80%;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48户,占全村党员的40%。全村共有私家车80余辆,修建休闲广场1800平方米,停车场1500平方米,人均住房达到30平方米。村民李老汉说:“是党员的旗帜把农民引上了致富路。”

    大荒地村位于吉林市西北25公里,从市里坐车40分钟就到了村部。进入大荒地村,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水田既平整又规则。正在指挥水稻插秧的村党委副书记管树新说:“今天上午我们插了100多亩的秧苗,再有一周时间,大荒地村将掀起水稻插秧高潮。村里现有水田1.3万亩,育秧、插秧、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2011年,全村经济总量达到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8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村里的党员充分发挥了旗帜作用。”

    管树新给记者讲了一个土地流转的故事。2010年年底,村党委决定土地流转时,因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当时并没有考虑到7社的土地进行流转,但7社党支部书记赵广文与党支部成员李万友、李万昌、张庆荣、预备党员刘宝军等人讨论后,认为这是农村土地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社里的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里后,农民用手中的土地收“干钱”,剩余的劳动力可以在村企和民企就近就地打工挣钱。7社党支部说干就干,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做通了村民的工作,全村264口人的64公顷水田全部流转到村里,在9个社中,7社党支部第一个完成了土地流转任务。

    村党委以此为契机,成立了共产党员突击队,对急难险重的工作突击队带头去做。特别是村党委新的土地经营模式出台后,一些群众有顾虑,在他们举棋不定的时侯,共产党员突击队都旗帜鲜明地拥护村党委的决定,带领村民创富致富。9社党支部书记裴东玉在全社土地流转到村里后,创办了塑钢厂,每年季节性用工就达到30人,村民在这里每年的打工收入超过了1万元。赵广文和3名党员承包了村里流转后的水田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季节性用工就达300人;李万友创办了万丰米业,每年用工50多人。村民在这些创富致富党员的带领下,每个村民年打工的收入都要超过2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水稻 总体思路 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