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书屋“滋养”出百余“乡土作家”


    本报记者 吕兵兵 通讯员 徐淑霞 卢晓娜

    “没有农家书屋这个身边的书籍‘宝库’,我不可能写出这些作品。”近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小太阳艺术幼儿园,兼任幼儿园教师的乡土文学爱好者王云海激动地说。据了解,王云海创作的百余万字吕剧文学电视脚本和27万字的同名吕剧小说《黄河绝唱》,已荣登中国作家网,电视脚本也得到了中央和省级剧组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近年来,东营区投入近千万元先后建设起农家书屋124个,同时实现了书屋由阅读、自学至培训、辅导的功能扩展,特别是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创作培训和建设创作基地,营造了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在东营区,像王云海一样受益于农家书屋而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目前已达百余人。

     “点菜”式服务帮大忙

    在牛庄镇大杜村麦田地头,记者见到了正坐在地头津津有味看书的农民杜瑞杰。“下地干活时,口袋里装上一本书,为的就是休息时能‘充充电’。”杜瑞杰合上书,书名《中国戏曲唱腔精选》跃入记者眼帘。牛庄镇文化站站长岳海英介绍:“杜瑞杰爱钻研戏曲,已经创作出了《让房》、《传艺》等吕剧作品10多部,多次获得省市大奖。村农家书屋里,经他‘点菜’购买的戏曲类、文学类书籍已达300多本。”

    东营区强化农家书屋图书选购工作的“农”字特色,每批图书的购置都要经过农民“点菜”——村民代表会评议-列单张榜公布-招标购买等程序,使图书真正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一大批农村文学爱好者有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源头活水”。“杨柳把炊烟追逐,大地将田野抹绿,一大片的春天流进了梦里……”该区龙居镇龙西村文学青年王刚,不时用诗一样的语言,记录着自己在田野里忙碌的感悟。他告诉记者:“参与图书选购,并经常借阅图书,感觉创作水平提高了不少。”

    书屋论坛“三级跳”

    “俺家那口子,每天晚饭后不在农家书屋,就是在去农家书屋的路上!”东营区史口镇刘集村村民刘新斋是个读书迷,他的妻子经常这样幽默地对别人说。刘新斋特别钟爱每周一次的农家书屋读书交流论坛,几名文学爱好者谈感悟说写作,查资料长见识,写作水平在互相交流中提高。

    怎样使书屋发挥更大作用?东营区文化馆馆长赵戈说:“在深入摸底调查基础上,汇总了群众意见与建议后,东营区启动了农家书屋培训工程。”目前,这项培训工程已从最初的外出聘请老师讲课,发展到农民自发举办读书论坛式交流会和走出去互相交流,形成了书屋论坛的“三级跳”。该区胜利街道庐山路社区是个辖周边几个村的农村社区,社区农家书屋已实现藏书近两万册,其中文学类书籍4400多册。去年,社区依托农家书屋建起了“大丰收”培训基地,每周六举办的文学沙龙吸引了周边30多名文学爱好者参加。韩楼村村民成景娜参加文学沙龙以来,已有20多篇散文见诸报端,还多次被其他农家书屋的“文学论坛”、“文学沙龙”、“说文道字”等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学小团体请去交流经验。

    书屋育出千余“书香家庭”

    “作品的一手资料、线索常常得益于农家书屋丰富的图书。”史口镇刘英亭说到自己多篇文学作品的创作经历时这样说。刘英亭经常来往于全镇30多个农家书屋之间,借助大量的阅读支撑,创作出了长篇小说《暗斗》、《绝密追杀》、《闯王图》等作品。其中,小说《暗斗》已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刘英亭全家都爱读书。在东营区,农家书屋已培育出像刘英亭家一样的“书香家庭”1200多个。目前,该区正有越多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书香家庭”的队伍中来。

    东营区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等时机,深入开展“书屋智多星”、“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爱读书、读好书舆论氛围。史口镇吕家村图书管理员杜小双指着厚厚的借阅登记本告诉记者:“各家各户都在借阅图书,所以借阅量这么大!”该镇张营村郑建祥是去年的区级“书香家庭”,他指着自己的阅读计划说:“农家书屋今年购买的文学书籍我计划一年读完!”据了解,郑建祥已先后创作戏曲剧本30多部,并均被当地庄户剧团搬上了乡村文艺舞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精选 强化 农民群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