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培奇 通讯员 胡楚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区,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确立“生态立县”理念,实施立体生态治理模式,始终保持山上原生态林木郁郁葱葱,山腰梯田经济林硕果盈枝,山下猕猴桃长廊一望无际……
近年来,西峡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重大机遇,累计投资2.7亿元,治理小流域59条1847平方公里,完成坡改梯1970公顷,完成水保林8828公顷。该县相继被授予“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10年荣获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14年荣获南阳市“兴水杯”。
科学调整结构实现“增绿增收”
为使小流域治理工程效益真正体现到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上来,该县把小流域治理与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坚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业由传统种植向有机种植升级、基地向产业化升级、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升级,建设全国农产品重要出口基地。目前,全县已发展山茱萸22万亩、猕猴桃10万亩、小杂果20万亩,三岛柴胡、金银花等中药材10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关山沟流域将坡耕地430亩改造成水平梯田,发展猕猴桃产业,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可增加收入6000余元,仅此一项年可增收258万元。方家沟流域的坡改梯工程,规模治理2000亩,全部配套经济价值高的适生树种核桃,地埂配套金银花、黄花菜,亩均可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年可收益600万元。
市场运作资本破解资金难题
“取得了承包经营权,等于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我承包的8亩坡地果园,每年经济效益都在10万元以上。”说起承包山坡建果园带来的实惠,田关乡孙沟村林果大户马大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西峡县创新管理方式,把保水、保土、保肥和小流域综合整治作为绿色西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保工程进行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和“山坡承包经营权50年不变”的原则,鼓励农民投资建基地、上项目。沙岭河小流域回车镇杜店村群众自愿人均出资70元,筹措11万元,治理坡改梯176亩。同时,对新建林果基地进行公开拍卖,鼓励大户买断经营权,催生了一批农业企业和新型“庄园主”。古庄河项目区宋沟小流域宋沟村对坡改梯治理的310亩林果基地进行经营权拍卖,本村农民陈金财以每亩110元的价位夺标,直接注资3.41万元。
建设配套设施确保工程质量
“通过综合整治,河道行洪能力大大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群众得到了实惠。”望着毛河畔初具规模的标准化猕猴桃生态示范园,回车镇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徐红玉说。
西峡县组织相关单位和乡镇领导实地考察北京市门头沟区苛萝坨生态清洁小流域、永定河生态走廊和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结合实际制订了西峡县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规划,高标准规划和实施了丁河镇木寨河等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目前,全县水保工程水利配套率、生物配套率、设施配套率均达100%。
“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良性互动。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于服务和服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一大局,全力打造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生态示范区,发展生态经济,建好生态屏障。”西峡县委书记摆向阳、县长李德成表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10/18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