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过度渲染会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农产品价格经历了忽高忽低的剧烈波动。其中,少数农产品价格的高位和低位波动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2010年,“逗(豆)你玩”、“算(蒜)你狠”、“将(姜)你军”和“唐(糖)高宗”曾是社会上分别形象地比喻当时绿豆、大蒜、生姜和食用糖价格过度上涨的情形。2011年,针对出现的蔬菜、水果和土豆等滞销和价格跌破收获成本的情形,媒体也曾大量报道。今年3月针对大葱价格过度上涨又出现了“冲(葱)上天”等热议的话题。

    如何看待社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出现的热议话题和媒体对相关话题的报道?农产品价格波动,一方面对农民收入和农民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又关乎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社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广泛关注,毫不奇怪。媒体适度客观报道,反映了民意,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农产品价格波动,促进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形成。但是,如果社会舆论过度渲染,可能对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价格波动是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天然属性

    综观世界各国农产品市场以及我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价格无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波动。根据不同来源,可以将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周期性波动、季节性波动和非常规性波动。每种波动都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可以进行人为干预而影响其波动程度,但是通常不可能完全避免。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自然再生产决定了农产品生产必须依赖生物和自然条件等。生物生产自身具有周期性。如,大、小年用来反映一些农作物在不同年份收获有多有少。生物的不同生长周期必然带来农产品市场供应的变化,从而客观上形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即使在一年内,生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冬季生长慢,春季生产快。农产品市场往往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同一个生长周期不同季节所带来的农产品市场供应的变化而影响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季节性的。特别是,多数农产品生产要受到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或者疫病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农产品市场供应的变化,带来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异常性或非常规性。天有不测风云,农产品市场往往瞬息万变。

    农业生产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势必影响农民生产决策。通常情况下,农民根据过去市场价格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农产品。这样,必然带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产品供应调节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农产品供求关系决定农产品价格虽然没有滞后性,但农产品价格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时差。由于不同农产品生产期有长有短,再加上一些农产品消费受到必需性和习惯等的影响难以完全通过价格进行调节,这就带来了农产品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调节不可能全部在很短时间内出现均衡的结果,出现特定时期内某种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和供求关系愈发紧张同时存在的特有现象。 

    但是,随着那种市场供求关系偏紧的农产品收获期的到来,或者通过消费者理性替代,该种农产品市场价格可能会自然地回落。

    据农业部监测,今年3月出现了一段时间内大葱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形,3月18日的大葱价格上涨到4.77元,比春节前涨63.9%。这与前两年葱价偏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和经营者减少储备等经济因素有关,也与今年春节后部分产区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寡照有关,虽然不是大葱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但属于大葱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和非常规波动的典型反映。随着天气转暖,大葱市场价格自然会回落。

    二、预期可能会放大农产品价格波动

    农产品市场价格运行既具有必然的波动特征,又具有自行调节实现稳定的力量。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或者下跌一旦形成明显预期的时候,农产品价格不但很难稳定,而且还会加剧波动。

    当社会上比较一致地预期某种农产品价格上涨或者下跌时,不同的市场主体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预期价格上涨,生产经营者往往会惜售或者增加库存,希望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多的收益;而消费者往往会增加购买量甚至抢购,以防后续购买时价格涨得更高而带来更多支出。预期价格下跌,生产经营者往往会急于出售,而消费者往往会减少购买量。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期越强烈,生产经营者越是倾向于卖落不卖涨,而消费者越是倾向于买涨不买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大葱 茶叶 芒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