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本报记者 周铮 蔡茂楷 黄朝武

    泉州,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发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诉说着这座古城昔日的辉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传承。今天,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著名的侨乡,泉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三化”同步推进中,又奏出一曲“‘县域’强‘三农’强”的交响乐。

    泉州现在的“家底”着实厚实:2011年全市社会生产总值高达4271亿元,占全省的1/4,经济总量连续13年领跑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2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高居全省第二。

    考量泉州农业,如果仅从农业对GDP贡献的纵向角度看,泉州农业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3%,占比不大。但如果从全局发展的横向角度比,其无论是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绝对总产值,抑或是农村民生工程,均称得上是一个特点鲜明、熠熠生辉的农业强市。

    没有资本基础,“县域经济”何以能从无到有、破茧成蝶?缺乏耕地资源,“三农”发展又何以全面提升、强劲有力?带着这些思考,记者走进泉州。

    开明革新、敢为人先——

    政府和百姓形成合力,县域经济借势崛起,夯实“三农”基础地位有了“资本”

    在泉州,人们处处可以感觉出县域经济的活力四射;感动于“三农”砥砺奋进的坚实轨迹;感受到浓重深厚的民生情怀。如此泉州,其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一语道明:“县域经济发达,‘三农’发展强劲,两者融合促进、并驾齐驱,这是泉州发展最大的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流淌着先人“开明革新、敢为人先”血液的泉州人,开“联户集资”先河,以农村社队的名义,开办家庭作坊式企业,点燃了乡村工业化的星星之火。依托“侨乡”资源,以“小洋货”为主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就此形成,各地“洗脚上岸”的农民企业家,高扛品牌大旗,抢滩资本市场,泉州县域经济由此发端,崛起于东海之滨。

    “泉州全力做强县域经济,让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特色鲜明、极具竞争力、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大产业,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泉州市委书记徐钢的认识坚定而缜密,“我们用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用壮大的县域经济搭力‘三农’强势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把‘三农’打造成泉州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百姓之开明,在于敢想敢闯;政府之开明,则在于敢于担当与政令延续。当全国在政策层面尚未对农民办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做出定论时,泉州各级政府就以极大的魄力,担当起乡土工业“保护者”的角色,创造出县域经济发展先行一步的体制优势。当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后,他们又悄然完成了从“保护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经过30多年的大浪淘沙,泉州昔日遍布村野的小作坊,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细数泉州的3市4县,立足本地资源、汇聚各自特色的产业集群已经崛起:石狮的服装、惠安的工艺雕刻、晋江的制鞋、安溪的铁观音茶叶、德化的陶瓷、南安的水暖器材……成为一个个令人羡慕的“当家花旦”。胸怀伟志的泉州人策马扬鞭蹄不停,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光电信息、造纸印刷、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今天的泉州人,是有“资本”骄傲的:在2011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上,泉州有5个县市雄踞其中,坐拥福建全省一半以上席位。其中,拥有119件“国字号”品牌的晋江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常年名列全国前茅。

    

    更让泉州人骄傲的是,泉州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创造的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晋江经验”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晋江模式”,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本和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县域经济上去了,“三农”基础地位如何牢固夯实?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否同步提高?幸福指数能否有效提升?对于这些重大问题,泉州从一开始便坚定一个信念:以工促农、以工补农,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所有百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休闲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