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科技创新丰盈“海上粮仓”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今天獐子岛世界级的海洋牧场,就没有獐子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样板。”跟随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并参加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后回到大连,辽宁省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科技创新对獐子岛海洋牧场的重要性。

    在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吴厚刚介绍了大连的海洋牧场建设模式。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方面,海洋食品被作为重要的补充,而海洋牧场模式是解决海洋食品持续供应的有效途径。大连海洋经济的特色与创新,引起了美国农业界的高度关注。

    20多年前,獐子岛渔业在北纬39度的周边海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模式,就是在海底播种“庄稼”——非游动的海洋生物,取得了巨大成功。经过了20多年的实践,獐子岛渔业已经基本建立起规模化、世界级、标准的海洋牧场。这种既不需要淡水也不需要土壤,却能有效地补充了人类所需蛋白质的生产方式引起了中美农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2003年,獐子岛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企业海洋生物研发机构——大连獐子岛海洋生物研发中心,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科研项目部、技术研发部、研发车间、海洋科研船等。2010年该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8年后,獐子岛又分别与中科院海洋所建立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在中国海洋大学建立海洋食品研发中心,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建立碳汇渔业实验,一个企业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实验室,还被认定为水产行业第一个国家创新型企业,这在中国传统渔业中是十分鲜见的。

    在实验室和獐子岛研发中心工作的有来自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院校的专家和教授。在獐子岛这个平台上,仅指导过工作的院士就有5位。2011年,来獐子岛的科学家、学者就达700多人次。

    獐子岛渔业由于拥有自主创新平台并在产学研共建平台的支撑下,近年来有一批良种得到了转化,像海大金贝、三倍体单体牡蛎、鲍鱼大连一号等良种,在獐子岛渔业的科研平台上都得到了孵化。獐子岛也完成了一个传统的渔业企业到现代化海洋食品企业的转变,跻身世界渔业舞台前端。

    当前粮食问题仍然是亟须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重要的话题之一。有人做过研究,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超过90亿,粮食需求比现在要增长70%,而海洋食品的需求量也要增加5000多万吨。谁能给我们提供海洋食品?海洋渔业资源已面临枯竭,海洋牧场建设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目前,獐子岛海洋牧场开发的深度已经到达海底50米,这在国内绝无仅有。海洋牧场建设为獐子岛渔业铸造了一座“海底银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海洋牧场变成“海上粮仓”。

    吴厚刚说:“我们用20多年的实践,建成了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海洋牧场。我们的实践不仅属于我们一个企业,更应该属于世界渔业。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实践,为世界渔业提供案例,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獐子岛渔业起步于科技创新,发展于科技创新,受益于科技创新。科技为獐子岛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种质保障、技术保障、安全保障,为獐子岛可持续发展不断补充强大后劲。随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的精神出台,獐子岛渔业将继续担当起渔业科技创新的龙头重任,加快推进多项良种和科研项目,以惠及渔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粮食 可持续发展 转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