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农业强省建设


    本报记者 何红卫

    2011年6月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指出,湖北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获得新进展,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开辟新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开新步伐,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对我省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定位,也为我省做大做实做强农业,奋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指明了方向。”3月9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设农业强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步伐。”

    “食为人天,农为政本。”李鸿忠说,建设农业强省是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做到“两个树立”,即树立必胜的信心和树立明确的目标。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农业资源丰富,多种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业大省的地位始终很稳固,这正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李鸿忠说,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力推动,先后采取多项得力措施,如建设仙洪新农村试验区、鄂州城乡统筹发展、山区脱贫奔小康、竹房城镇带、一“红”一“绿”两个试验区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面对持续干旱、旱涝急转等灾害,全省各地合力抗灾,农业农村发展超出预期目标。粮食生产增产7.27亿公斤,实现了“八连增”,其它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6897.62元,增加1065元,增长18.3%,增幅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增收额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实践证明,只要上下团结、齐心协力,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农业强省强在哪、强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不弄清楚这些问题,农业强省的建设就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李鸿忠说,从在全国的地位和竞争力来看,建设农业强省一定要做到6个方面的“全国领先”:一是农业规模要全国领先。必须力争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大宗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水平全国领先。二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要在全国领先。三是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等要全国领先。四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占有率要全国领先。要让全国人民“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   

    五是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全国领先。六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大宗农产品品牌要全国领先。要形成由稳定的粮棉油业、高效的园艺业、特色的畜禽业、一流的水产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服务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概括起来,我觉得湖北建设农业强省可以用‘五区、两基地、一中心’来定位,即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高科技聚集区、农业经济文化旅游示范区、农村改革先行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宗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和国际化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李鸿忠说,与这个发展定位相比,我们在品牌建设、科技支农、农民收入水平、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亟待迎头赶上。

    李鸿忠说,湖北建设农业强省,要“三抓”,即抓基础、抓优化、抓动力。一是抓农业的基础。要使湖北的农业大省地位继续巩固、不断提升,就必须抓好农业的基础要素,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和土地整理,不断完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发展和应用农业科技,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总量规模。抓基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做好农村群众工作。去年以来,湖北省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三万”活动。在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结束以后,我们从去年12月5日起,又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组织动员省、市、县三级7万多名干部,进驻全省2.6万个村,在全省整治塘堰20万口以上,并以此带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整治和建设,得到了全省广大农民的真诚拥护和积极参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农产品加工 土地 试验区
上一篇 : 要闻简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