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组合拳”

    新区促进农民增收系列政策实施一年多来,“三增、一减、一扶”政策组合和叠加效应已经逐渐显现,浦东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加快。

    一、“田头”政策——“增效”。通过实行土地承包流转指导价和给予流转土地补贴政策,有更多的农民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对农业生产要素合理组合,提高农业种养效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统计显示,按政策规定,镇内达到30亩、区内达到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并在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签约备案,可享受流转补贴的农户流转总面积达98426亩,涉及流出方农户56688户,流入方1259户。按照全区土地流转总数和户籍农民人口规模测算,全区户籍农民人均流转土地近0.3亩,预计土地流转补贴增收约150元。

    二、“龙头”政策——“增资”。从2011年起,为鼓励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充分吸纳浦东农村户籍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就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新区实行农民就业补贴政策,对吸纳本区农业户籍就业年龄段的农民就业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镇保)的本区的涉农企业(包括涉农经济组织),给予就业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单位缴纳部分政策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年6500元,用于对用工单位缴纳部分的补贴。同时,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涉农企业(包括涉农经济组织),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用工奖励。据统计,今年实施“龙头”政策共涉及16个镇、174家企业,用工1085人,补贴月数5835个,补贴和奖励金额达374.45万元。其中:就业补贴316.1万元,用工奖励为58.35万元。

    三、“拳头”政策——“增色”。实行农产品产销对接补贴政策,对在中心城区开设专卖店,在大卖场、大型商店设专区专柜,在批发市场设立仓位等给予2万~10万元相应资金补贴。通过实施“拳头”政策,浦东农产品加快走向市场步伐,形成品牌和亮点。据新区2011年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推广补贴备案显示,全区27个街镇、园区的90家企业进行登记备案,涉及营销产值31.7亿元,促进了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

    四、“村头”政策——“减负”。为保障村级公共管理服务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从2011年起对全区157个经济薄弱村实行差别扶持政策,补贴扶持标准从原平均每村50万元提高至90万元,对全区其余行政村的补贴扶持标准从原平均每村50万元提高至70万元。按照核定基数、绩效考核、一事一议和差额补贴的发放要求,目前已拨付全年预算资金的60%到各个村,结余部分待绩效考核结束后于年底前全部发放到位。预计全年将发放扶持村级组织专项资金补贴达3.45亿元,全区受益的村将达到386个。

    五、“人头”政策——“扶弱”。今年以来,新区全面实施农民直补政策,加大政府转移性收入,对浦东区域范围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农民进行补贴,以直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从2011年起,对处于就业年龄段(18至60周岁)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浦东新区农村户籍农民(不包括已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人员、在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镇集体人员、在读全日制学生和服刑期人员),实行务农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月100元/人,全年共1200元/人。仅此一项,新区近20万务农农民得到实惠。

    “十二五”是浦东“三农”发展“黄金期”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浦东农业示范区建设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十二五”期间是浦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浦东实现农业全面现代化的“黄金期”。

    首先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央对浦东“三个着力”工作要求之一。“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将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优先安排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这将为浦东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

    其次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在浦东的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是浦东新区建设上海“四个中心”特别是“航运”和“金融”两个中心重要基地的关键时期,“迪士尼”和“大飞机”项目在浦东落地建设,为浦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 土地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