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全力打造生态农业强市的宿迁追求


    从政府主导到多元投入

    “我家的沼气已经用了两年多,既便宜又方便!”家住泗阳县三庄乡邵道居委会的顾永红告诉记者,她家以前使用煤气的时候平均每个月需要支出30元,现在使用了沼气,每天支出不到5毛钱,一个月下来就节省了15元。

    邵道居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说,自从两年前居委会投入120万元建设秸秆气化工程,目前,全居委会家家户户通沼气,实现了清洁能源100%普及率,秸秆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率达98%以上。

    据了解,普及农村清洁能源是宿迁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为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的重点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2万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宿迁市市长蓝绍敏说,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政府主导是前提,但关键要靠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合力,促使生态保护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对于农业大市而言,农民是生态保护的主体。在宿迁,随着政府对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日臻完善,农民对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已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中。

    宿城区洋北镇拥有西瓜种植面积1.35万亩,瓜农们为了改善本地土壤质量,从6年前开始在全镇范围内流转土地,轮茬种瓜。据洋北镇人大主席蔡民介绍,种植西瓜每年每亩地要使用5000斤左右的有机肥,这对西瓜收获之后的水稻和常规蔬菜种植大有益处,因为土壤增加了有机质,后续作物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既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目前,全镇3.8万亩耕地,每3年就能普遍施用一次有机肥。

    “以前畜禽粪便是本地最令人头疼的污染源,现在倒成‘宝贝’了!”蔡民说,洋北镇有400多个养鸡大户,都成了瓜农固定的供肥基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宿迁市生猪、家禽、奶牛规模养殖场已达9463个,规模比重分别达到57%、87%和98.6%。从2010年开始,宿迁市规定,凡新建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必须同时建设配套的粪便处理设施和相应规模的种植业生产基地,力争实现畜禽粪便100%无害化处理和就地转化利用。

    比尔·盖茨说过:“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但让垃圾变成资源,离不开科技的催化。在生态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宿迁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姻”,使之成为全市生态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据宿迁市副市长秦正宝介绍,近3年来,宿迁市共组织实施市级农业科技项目60多项,获批省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97项,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已在宿迁大地上生根开花。

    2011年12月16日下午,记者在泗洪县魏营镇前营居委会草莓种植大户王洪代的设施大棚里,看到了一个直径大约50公分的封闭式圆形水泥池。王洪代一边演示一边解释说,这其实是一个小型沼气池,沼气用来发电,沼液用作肥料。老王打开了沼气池旁边的开关,大棚内纵向均匀分布的10盏灯一下子亮了起来。“每天早晨只要打开半小时,大棚内的温度就会升高两度,保证草莓也不会冻坏,同时,灯亮着的时候,还会释放二氧化碳,促进草莓生长。”老王说,他用两个棚做了实验,有沼气灯的大棚今年的草莓至少增产20%以上。

    “不光增产,还能节本!”王洪代告诉记者,往年一亩草莓地要施50公斤的复合肥,今年光沼液都用不完。眼下,他正准备为他的草莓申请无公害品牌。

    魏营镇副镇长钟华说,这得益于省农委、省农科院等部门的帮扶,前营居委会已建成3000亩连片草莓大棚。基地上的沼气设备是省农科院新研制的产品,目前全部免费给农户使用。

    一个龙头带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至关重要。据宿迁市委常委、秘书长田洪介绍,近年来宿迁市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荷兰绿港、荷兰瑞克斯旺、中粮肉食、蒙牛乳业、汇源果汁、达利食品、广东温氏、河北五得利、天津宝迪、山东益客、江苏雨润、南京卫岗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4家。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产业集聚助推了宿迁生态农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沭阳县刘集乡的“粮食—食用菌—设施蔬菜”,泗洪县金娥奶牛的“奶牛—蚕桑—蚯蚓—越冬蔬菜”,宿城区利华农业的“生猪—沼气发电—设施蔬菜”等循环经济产业都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草莓 沼气 肉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