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本报记者 高杨 黄朝武

    “让我们一起努力”,这是两年多以前,刚刚上任的约翰迪尔中国总裁卢克·盖斯塔特,在他的中国同事帮助下,学会的第一句完整的中文。他说,这句话符合中国国情和约翰迪尔精神,在很多场合都能用到。

    2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三元桥附近的约翰迪尔中国总部,面对面采访了这位“手握农机巨头方向盘”的美国人。

    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战略发展之路

    没有想到,我们的谈话从一周前刚刚公布的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开始。短短几日,卢克已让助理把文件要点和与公司发展领域相关的内容详细翻译出来。“我们从中注意到,以我们的角度看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那就是科技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他说。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业设备制造商,约翰迪尔从36年前进入中国开始,便被深深烙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

    这个拥有175年发展历史的国际农机巨头与中国结缘颇早。1976年,公司董事长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访华,奠定了约翰迪尔在中国发展的基础;1978年,黑龙江农垦在友谊农场进行现代化农业试验,引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62台约翰迪尔农机设备;上世纪80年代,公司成为第一家向中国农机行业转让农机制造技术的外国农机制造商,同时还向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系列培训;1997年,公司在佳木斯市设立在华第一家工厂……

    对于公司在中美农业合作中作出的贡献,卢克深感自豪。他说:“回顾历史,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进步,约翰迪尔为中国农机产业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作为高质量、高科技的优质品牌也为广大用户所熟知和喜爱。”

    与其他跨国企业不同,约翰迪尔除推动企业自身本土化以外,还在中国佳木斯、天津、宁波等地建立本土配套企业。目前,公司在中国建有5个生产基地,员工超过5000人,拥有庞大的国内采购网络、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先进的产品研发中心以及便捷的设备融资服务,走出了一条有“约翰迪尔特色”的中国本土化道路。

    据卢克介绍,通过能力建设和产能提升,公司各企业与当地社会和政府实现“多赢”的增长模式。“约翰迪尔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2011年,我们的工厂在几个城市都获得了当地政府颁发的环保奖项。”他颇为自豪地说。

    随中国农业步入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相对于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中国市场也越来越成为约翰迪尔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卢克曾负责公司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有关业务,对于自己打拼了两年多的中国市场,他如今颇有心得。    

    他总结中国农机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农业大环境变化快,二是市场发展速度惊人,三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多。“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反应快、适应国情。约翰迪尔虽然在行业中领先,但仍要以开放的胸怀不断学习。”他做了个打开胸襟的手势,补充说:“就是在学习中实践、在学习中发展。”

    2011年,中国“三农”事业保持了全面发展的好势头,政策对头措施得力、农业农村经济捷报频传、农村民生大幅改善,“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对于这个说法,卢克完全赞同,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政府对农业的推动很有针对性,态度很认真,作用也很积极。”他进一步以1号文件为例说:“文件中‘加快农业机械化’部分有三点,解决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对约翰迪尔公司就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今年,中央将在去年投入175亿元基础上,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作为农业生产性“四补贴”之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这一变化,卢克有自己的理解:“补贴不仅对农户,更是对我们企业的一种支持。我们更加看重政策所说的‘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目前也正在研究和探索,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增加市场配置资源的灵活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生产基地 发展态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