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威海石”的声音


    本报记者 孙鲁威

    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这个习俗现在基本不见了,贫穷已逃之夭夭,何以送?我提着一点礼物来到了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杏花村的一栋普通的住宅楼,看望40多年前的老师吕玉华。没想到的是,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他,最终的“富有”竟然靠的是“威海石”。

    一进他家那间不算大的客厅,我顿时眼前一亮:整整两面墙被根雕、奇石摆得满满的。而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证书:鉴于你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方面成就卓著,授予你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落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吕老师说,这些都是他1995年从教育界退休后做的事情。

    1995年“五一”,市文联、艺术馆联合成立了威海市根艺奇石协会,并举办了展览。作为秘书长的吕玉华,受到一位石岛藏石家的启发,决定开始进行奇石收集,说白了,就是到海滩捡石头。十几年来,威海市三县一区的海滩他都走过,胶东的北蓬莱、南临朐他也捡过。在第三届中国根艺奇石优秀作品展上,他的奇石“寿”获佳作作品奖;在1997年中国洛阳国际观赏石邀请展上,“水月心”获一等奖;在泰安的山东省国际奇石展上,“猎”获金奖;在山东省第四届藏石名人展上,“姊妹”获二等奖。他还有许多作品被专业刊物和专著收录。

    这些获奖作品,母本全都产自威海沿海。1998年,威海市根艺奇石协会编辑出版了《威海观赏石谱》,成为威海第一部关于海卵石的典籍。该书整理总结了整个威海地区海岸奇石风貌,并将各种地方称呼统一命名为:威海石。

    从秘书长位置退下来已经六年,吕玉华依旧关注奇石艺术的兴衰。“办会之初,威海奇石经营店有十多家,韩国顾客盈门,协会会员多达上百人,如今萧条了,因为海滩的性质变化了。过去的自然型海滩,现在变成建筑型海滩;过去是全民的海滩,现在是承包户的海滩。围海造地,筑坝养殖,房地产开发,使钓鱼、捡石头这样的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了。”他满脸忧郁。

    经济要发展,“威海石”也要发展,如何和谐发展?带着吕玉华的忧虑,记者沿威海海岸进行了走访。城市的海岸建成了公园,甚至公寓大楼,公园很漂亮,大楼很豪华,但潮汐之美消失了,卵石之美消失了;农村的海岸变成了承包地,巨大的防浪堤建起了,这里消失的是老百姓赶海的民俗,以及后面蕴含的民俗文化。中央作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那么,就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给文化产业发展留下空间。海岸的建设、海滩的承包都应该重新规划定位,让“威海石”成为威海发展的基石之一,成为威海人的另一种“富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本 休闲 定位
下一篇 :冰糖葫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