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那拉在喂羊。
本报记者 张五四 文/图
春节前,记者驱车几百里,来到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呼格吉勒图嘎查(村)。这是一个建起4年的新嘎查,居住着64户牧民。牧民那拉跟记者说,他们和龙梅、玉荣在一个村。转移到这里的牧民全部来自百公里外的满都拉苏木(乡)的7个嘎查。那是广为传颂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家乡。
那拉说,当初真的不想离开草原,现在看,离开还是对的。从放牧到养牧,记者问她的感受,她笑着说,育肥羊出栏快,现在养50只顶原来200只,又离旅游点近了,羊的价格上去了,也好卖了。2011年她家出栏大约100多只羊,平均每只卖1000元。最让那拉高兴的是,从草原转移出来,每户有20亩节水灌溉地,饲草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她说,原来他们居住的草原地处边境,交通不便,没有电,吃不上蔬菜,吃水也难,而且草原沙化退化严重,每年都要为买草而发愁,如今这一切都解决了。
记者了解到,转移过来的牧民与那拉家情况一样,坚持养畜的占多数,有几户牧民边养畜边开办“农家乐”。此外,还有20多户牧民干脆把移民点整体出租了出去,全家都搬进城里做起了买卖。移民点每户2间房(还有一处预留基地)、棚圈100平方米、凉房16平方米、料房16平方米,还有800平方米的院落和一处青贮窖及20亩饲草料地。每户牧民自筹1.5万元,其余投入均由政府承担。
达茂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实施阶段性禁牧的旗县,共转移牧户5696户。禁牧后,该旗对牧民制定了草场、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生活等9项补贴政策,目标就是实现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双赢。经旗草监部门测查,目前牧草平均高度为19厘米,较2007年增加了7厘米;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0.4%,较2007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扭转,草场植被有了明显恢复。对牧民的补贴包括:一是人均草场补贴不足5000元的,均补足5000元。二是60周岁及以上的牧民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生活补助。三是牧民子女从小学到高中实行全免费教育。四是搬迁进入百灵庙镇及其他建制镇的牧户,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牧民居住小区,牧民以成本价购房。五是将全部禁牧牧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贴全额费用,并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六是对于年龄在45~59周岁参加养老保险的牧民每人每年补贴500元。七是水电暖补贴,平房每年每户600元,楼房每年每户1000元,等等。
目前,全旗建成万头肉羊养殖基地两处、千头肉羊养殖基地30处、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处、千头肉牛养殖基地两处、奶牛规模化养殖牧场7处。这些规模化养殖基地,通过更换畜种、舍饲圈养,变一季出栏为四季均衡出栏。截至2011年11月底,出栏牛羊46万头(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31/17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