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国内奶价走低、成本上扬,奶牛养殖遭遇“寒冬”的现实,来自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山东省牛产业体系团队的育种、营养、疫病防控、设施环境等各领域专家,加快了“下乡”步伐,他们携带成果、怀揣绝技走进一个个奶牛场,一方面为牛场主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全方位介入奶牛产业链,助力奶牛产业振兴。
养牛大户渴盼新技术“大通铺”要上,“试管牛”也要上
拥有500多头奶牛的汇宝乳业是山东省临朐县规模数一数二的牛场,也是山东省农科院奶牛研究中心研究员侯明海重点服务的对象。前不久,他所在的奶牛中心刚刚为该牛场出具了一份《DHI分析报告》,利用大量数据对牛群产奶、305天预计产奶等重要信息进行了梳理和预估,并对牛场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汇宝乳业负责人张孝养牛多年,之前是“顺着感觉走”,经验为王,但现在迷上了高科技,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大通铺”。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设施与环境控制专家孙国强介绍:“俗称的‘大通铺’类似于发酵卧床,奶牛可以自由地在‘大通铺’上活动和趴卧。‘大通铺’柔软、干燥,奶牛非常愿意趴卧在上面。”在他看来,奶牛躺卧的时间越长,产奶量越高,“大通铺”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刘焕奇也表示:“‘大通铺’还能有效降低奶牛肢蹄病和乳房炎的发病率。”
此外,对侯明海来说,“试管牛”并不是新技术,但将之工厂化批量生产,却是在他与同事们手中率先实现的。而实施的载体,便是国内首家“试管牛”产业化企业——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侯明海说,他们的计划是要将“试管牛”产业化的成果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据了解,“牛教授”们大多还有另一个角色,那就是畜牧企业或者奶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甚至团队核心,他们手里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转化应用。
奶牛大县需要新项目既靠企业龙头,又靠技术“大拿”
钮凤霞原先从事跟奶牛“八竿子打不着”的职业,却“半路出家”,一头扎入奶牛养殖领域。
刚开始,三四百头牛养起来很吃力,好在她跟“牛教授”们熟悉。频繁走动中,“门外汉”终于被磨砺成了半个专家。如今,钮凤霞讲起奶牛头头是道,其背后是个人努力与专家的循循善诱。
临朐县畜牧局局长王明宝认为:“专家们会诊临朐奶牛,真知灼见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应用为养殖户创造了效益。临朐奶牛业从小到大,离不开专家的扶持,更离不开专家们在此转化的科研成果。”
奶牛业是临朐的支柱产业,临朐成为全国牛奶生产50强县之一。然而,近几年奶价下跌和成本上涨让临朐奶业经历了“艰难时刻”。但不服输的临朐人选择用创新转型抵御“寒冬”。
现年59岁的王国玲已经养了20年奶牛。在他记忆中,临朐奶牛养殖经历了从一家一户到养殖小区化,再到合作社,一直到大型牧场的规模化养殖的转变,“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摸爬滚打中,王国玲也慢慢完成了从传统养殖户到现代牛场主的过渡。
同时,“行业巨头”对临朐奶业蜕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8年前入驻临朐,将现代化的理念、技术、设备移入当地的30家牛场,提升了当地的产业水平。
向成果转化要效益打破“挤压”“紧箍”,勇于突出重围
在长期基层实践中,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星凌发现,奶牛养殖中司空见惯的饲料居然成了一块短板。
“饲养水平不能适合奶牛产奶营养需要。”王星凌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目前奶牛生产仅考虑了日粮蛋白质数量,忽略了质量。他认为,高产奶牛产奶代谢蛋白调控技术成为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改善乳氮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奶牛养殖成本的最核心关键技术。
将短板补上,将问号拉直,于是就有了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项目——“高产奶牛产奶代谢蛋白的调控技术”。
对奶牛行业来说,成果好不好,只有牛知道。这话看似玩笑,但却实在。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短短3年间,仅在山东,这项成果已应用于15万头奶牛上,累计直接效益达1.9亿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9-06-16/14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