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建华 通讯员 张小川
雨夹雪终于停了,已经是该做年夜饭的时辰了,傅家边这个南京有名的小山村,那一幢幢别具风情的农舍上空,却见不到那袅袅炊烟。
“哪儿还有烧柴火的?早用上液化气啦!”赵尚富指着妻子正在炒菜的锃亮的液化气灶台,回答记者的疑问。
“也就种了三年草莓,我这楼房就盖起来了!”赵尚富朝前面地里一扬下巴说。
村支书龚志敬说:“农民现在也讲究了,用液化气灶干净、方便,全村95%以上人家都用上了。你们文人常写的‘袅袅炊烟’,在我们这小山村也见不着了!”
他说,在傅家边,97%以上的农户都建了楼房,买小车的也多得很。村里有三四百户村民每年每户草莓收入在5万元左右,全村10多位残疾人种植草莓也走上了富路。
雷二连家原是村里的贫困户,自种上草莓后,情况大变。坐在三轮车上,他给记者算起账来:从2002年起,两口子靠六个草莓棚盖了新房,供完了两个儿子读大学,现在又谋划着为小孩在县城买房。
南京市农委农业服务业处处长张永青介绍,傅家边是南京最大的果梅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精品草莓基地。3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丘陵山区小村。去年,1300多户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67万元。
变化缘何如此之大?市农委同志、村干部和农户的回答,各有侧重。
“政策给力,农民受益。”村干部说。过去村里每年都有不少人出去打工,但打工挣的钱只能养家糊口,不能致富。前些年,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傅家边草莓规模化种植。近年来,政府投入了3900多万元,对傅家边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去年,仅草莓产业就为当地300多户农户创下2000多万元的纯收入。
“科技创新,穷地生金。”市农委同志介绍,早在1984年,傅家边村就与南京农业大学实现了科技对接,开展耕作制度改革、低产果园改造等试验研究,后来又组建由科技专家领衔的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公司。如今的傅家边科技园区,已扩容至36平方公里,占地5万余亩,成为江苏园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生态环境最美、示范带动作用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
“旅游兴农,坐家生财!”俞腊生,一名土生土长的傅家边村民,家住山凹自然村。在他那被果园、茶园包裹着的农家小院里,一幢两层高的小楼,披着片片白雪,颇有北国风光的味道。
“傅家边发展起来后,来游玩的人很多,我们一家就做起了农家乐旅游接待。”俞腊生说,农家乐分周末和平时,周末人流量大,最多他家可同时接待五六桌客人,满足50人就餐没有问题,旺季不提前预约根本就没有座位。作为农家乐的“副产品”,他家院子四周近两亩地的果园、茶园生产的水果和茶叶,不用拿到市场,就会被上门的游客现场“订购”一空。
俞腊生还有一个身份: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员工。他说,以前傅家边穷得叮当响,自己手里的七八亩地都是低产田,亩效益只有几百元钱。傅家边搞规模开发以后,他的大部分土地被流转到傅家边科技园,每年可坐收几千元租金;自己在科技园上班,月薪近2000元。依靠傅家边带来的滚滚人流,妻子在家经营农家乐,同时打理着自家的茶园和果园,一家人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元。
“春到傅家边,风景也卖钱!”村支书说,发展农业旅游业,使该村成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去年乡村游收入达2600多万元。傅家边人由过去的很自卑,到如今的很自豪,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党和国家政策的春风,吹富了我们这个偏僻的穷山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30/17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