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民职业化破解老人农业


    吴小龙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但农业老龄化与“用工荒”问题仍大量存在,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更趋严峻。据了解,全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中青壮年占比低于50%。老家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下乡调研,看到两位农民老夫妻在种田,一问,两个人年龄加起来超过130岁,牙齿却只剩八颗。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必然结果。

    如今,农村留守老人大多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田地耕种,离家远的坡地和旱地则撂荒;原来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现在也只种一季,“省事田、懒人田”随处可见,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看来,农业劳力老龄化亟待关注和破解。

    其实,务农人口严重老化,不只是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而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这个问题要靠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加以解决,其中重要的是要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从现代农业发达国度的历史进程看,培育职业农民是共同的路径。

    从我国实践看,培育职业农民宏伟工程已有良好的开端。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投入。河南省近日启动了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计划10年培训250万职业农民;安徽从2009年开始,全省各级财政3年共投入7.5亿元,培训新型农民162.9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浙江省不仅开办了农业“MBA”班,在全国开创了培养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先河,而且还出台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政策,最高每年补贴1万元,连续补助3年。这样,到“十二五”末,就能达到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名大学生,浙江现代农业主体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当然,要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除了培育职业农民,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生产之外,还需要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并扎实扶持引导,采取加强农业组织化、机械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等综合措施,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体说,要完善国家的农机具的购置补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程度;把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简单易学的适用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构建人力资本面向农业、农业园区经营、农村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农业金融和保险等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配套工程。据报道,安徽霍邱县一次性安排2000多万元,建立了32个植保服务大队、682个村植保服务队,形成“县中心―乡大队―村植保服务队”的植保统防服务网,服务队员们像“职业农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种地不专业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胡总书记的要求,大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政策和策略,就能破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这道难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连续 农民培训 旱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