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永平 通讯员 李佑民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块地,陕西省旱作区以往贫瘠、低产、粮食难以自给的面貌改变了,如今变成了陕西的大粮仓。
2011年陕西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丰”,总产达1194.7万吨,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从区域分析,被称为陕西粮仓的关中灌区,2011年由于秋季低温寡照,夏播玉米近200万亩倒伏,导致粒重明显下降。反而在旱作区,粮食作物全面获得大丰收,为全省大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丰收的业绩有力地证明:陕西旱作区的粮食生产今非昔比!
作物布局大调整:1亩顶3亩
在陕西粮食面积中,旱作区占2/3强,因此攻克旱作区,力争提升单产,对全局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多年来,陕西一直注重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调整。在陕北压减杂粮杂豆面积,扩大玉米、马铃薯面积;渭北地区减少小麦播种,扩大玉米播种;陕南减少小麦,扩大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在渭北,小麦亩产多在200公斤上下,而调整为地膜玉米,很普通的田块,亩产都能达到600公斤,1亩玉米相当3亩小麦的产量,即使陕南进行的品种调整,1亩也可达到两亩的产量。
经过多年的调整,玉米跃升为陕西第一大粮食作物,为全省连续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渭南市农业局局长张金荣说:“全市就靠持续扩大渭北地膜玉米播种这一条,在旱灾多发的2009年,凭增加近百万亩玉米,硬是把原本平产年份提升成丰收年。”同样,若不是全省旱作面积扩大,水平提高,像2011年这个多灾年份,全省只会是个平产年。
打破干旱瓶颈:高产优势凸显
“广种薄收”是陕西旱作区过去无奈的选择。冬春季节,原本就降水少,过去春秋季节一直采取铧犁深翻,把深层土翻上来,导致土壤失水加快,加之常年耕地裸露,土壤墒情更加恶化。进入新世纪,陕西旱作区的耕作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围绕覆盖、节水,提升水分利用率,保护性耕作全面推广。免耕、高留茬秸秆覆盖、机械深松等在全省95%旱作区广泛选用。
陕西旱作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在500毫米上下,且年季间降水不平衡。渭北、陕北冬春季节极度干旱,加之地温低,春季捉苗、全苗成全年的关键。除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变革外,渭北多采取垄盖集雨膜方式(半膜覆盖),不但解决了出全苗问题,在干旱的关键时段,地膜集雨、阻隔水分蒸发等作用非常明显。
地膜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打破了干旱的“瓶颈”。卡脖子的问题解决后,光照多,雨热同季,反成为粮食高产的优势所在。旱作区的实践证明,采用全膜技术,1毫米降水可生产1.5公斤粮食,半膜生产1公斤没问题。农民对地膜玉米技术非常认可,5年时间宜君县推广面积就由13万亩发展到25万亩,今年4万亩半膜玉米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829.3公斤。定边县的百亩全膜玉米示范田,平均亩产达977.1公斤。目前,全省在渭北、陕北推广全膜玉米33万亩,仅在白于山区3个县就种了10多万亩,平均亩产全部超过800公斤。
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单产水平
除物化投入外,旱作区能否实现高产,对农技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靖边、旬邑的农民都说:省农业厅把曾搞种子的负责人任富平调到粮食生产行政技术部门非常高明,只调动一人,却撬动了良种与农技两个板块的结合。省农业厅用改革的方法,良种良法配套,突出主栽品种,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用种多、乱、杂问题。6年时间,旱作区玉米密度每亩增加500株。之前全省玉米品种“郑单958”不足50万亩,现达600多万亩。仅此一项,每亩平均增产100多公斤。
陕北沙滩区连续5年进行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创造了玉米亩产1326.4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万亩、10万亩玉米、马铃薯平均单产均居全国领先水平——熟悉陕西农业的人都说:旱作区变化真大,不仅只是示范田、示范方产量令人感叹,全省800万亩的旱作玉米,400万亩的马铃薯等,几乎年年秋季都是一个丰收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06/17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