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广西:“中国糖库”扩容升级


    王家增 王慧芳

    前不久,记者来到了广西南宁市金光农场糖厂,映入眼帘的近5万亩蔗海蔚为壮观。蔗农杨吉勇对记者说:“去年我承包的150亩甘蔗地,全部种上了广西农科院提供的新品种‘桂糖21号、22号’,平均亩产达7.8吨,纯收入38万元。”

    新品种的推广,使广西对全国食糖的贡献率始终稳定在66%左右。“十一五”期间,广西对全国年均食糖产量的贡献率达110%。

       “桂糖11号”独领风骚

    广西把蔗糖业作为第一产业来抓。广西农科院培育的“桂糖11号”以耐旱、早熟、高产、高糖的特性,在广西及全国蔗区累计推广达5000多万亩,成为我国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自育甘蔗品种。

    “桂糖11号”的育成,使广西农民尝到了科学种蔗致富的甜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1992/1993榨季起,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产量及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也从此开启了我国食糖基本自给的新局面。此后,广西蔗糖业一直领先全国,到2009/2010榨季,产糖量达7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6%以上。目前,广西有56个县(市、区)、近2000万农业人口涉及甘蔗种植,占农业总人口的40%以上。蔗糖产业成为了广西七大千亿元支柱产业之一。

    科技协作攻克旱作难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甘蔗主要是在生产条件较好的水田种植,后随着结构调整,逐渐转向丘陵旱坡地,特别是广西旱地蔗占了90%以上。

    寻找适合旱地甘蔗高产高效新途径,成为我国蔗糖生产的新命题。由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农科院院长李杨瑞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开始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这场始于2007年的科技攻坚战,覆盖了从育种、种植、收获到进厂压榨的蔗糖生产全过程。

    通过攻关,项目共引进筛选和杂交了15个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成功组装了以机械化深耕深松、节水灌溉、蔗叶还田等先进技术集成的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甘蔗品种抗旱性鉴定技术等体系;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蔗糖生产管理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技术体系。项目实施四年,共建立核心示范区11万亩,辐射带动1300多万亩,节本增收达137亿元。

       走出去占领新的制高点

    作为世界产糖大国,中国种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06年由中、印两国科学家发起成立“国际糖业科技专家协会”,并将秘书处永久设立在广西农科院,此举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糖业界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国际糖协秘书处落户广西,吸引各国专家前来交流合作,解决了一些制约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引进了一批甘蔗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2009年,全球最大榨糖与精炼糖业公司访问广西,寻找合作机会。

    据悉,“十二五”期间,广西将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良种良法等措施推广,甘蔗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600万亩,糖料蔗总产9000万吨以上,蔗糖总产量达到1100万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蔗 旱地 品种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