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再攀新高的“国家大粮仓”


    走进垦区,如果是在粮食作物生长和收获的时节,可见“绿海”中稻浪翻滚,青纱帐一眼望不到边,抑或是“大地号”飞机喷洒着农药俯冲而过,收割机在田间纵横驰骋,金灿灿的粮食直晃眼。

    黑龙江农垦目前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尤其是近年来,以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突飞猛进,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介绍说,农垦已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42.7吨,粮食综合亩产达到989.8斤,80%以上作物实现无公害化种植,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形成了持续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模式。

    在粮食产量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垦区还实现了“三个快速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连续3年年均增产30亿斤,年增速14.7%;高产高效作物面积快速增长,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7.8%;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快速增长,达到494.9公斤,创历史新高。经测算,在今年粮食总产增量中,面积扩大因素占11.5%,科技提升因素占47%,种植结构调整因素占41.5%。

    为发挥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带动作用,黑龙江省适时开展“场县共建”,依托垦区的大型机械、先进技术、水利工程等优势,为周边农村代育、代耕、代种、代灌、代管、代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全省有66个县(市、区)与农垦105个农场开展合作共建,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和农场,共建规模由一家一户农机代耕、土地承租发展到整村整乡代耕、承租,领域由农机跨区作业拓展到农业农村各个领域。今年,农垦为农村代耕、代播、代收等总面积达4052万亩,有效带动了全省粮食生产水平同步提高。

    崛起的农垦现代化大农业,引领着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前进的步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水稻 粮食作物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