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朝武
12月末的黑龙江大地,天寒地冻,处处洋溢着大丰收带来的喜悦气息。农家场院里,金灿灿的玉米堆积得像个小山头,老农们感慨着“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大多已秋整起垄,静静地“躺”着,蓄积力量,以待来年产出更多的粮食。
一组令人激动不已的数字从这里传遍世界:黑龙江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跃升全国第一,实现“八连增”;连续四年获得粮食大丰收,粮食总产平均每年以100亿斤的速度增长;商品粮产量900多亿斤,继续笑傲全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预计破7000元大关。
“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粮,科技使得粮满仓。”谈及今年的粮食大丰收,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如是说。黑龙江用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全国1/4的商品粮,养活全国1/6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策给力,粮食生产动力源源不断
地质肥沃、水源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大、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黑龙江农业耕作环境十分优越,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更是具备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粮食生产因此成为东北农业的核心,国家可靠的“大粮仓”地位无可替代。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生产一贯高度重视,尤其是今年,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粮食生产的具体措施。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分别对今年农业生产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督导检查粮食生产。从上到下,重视粮食生产的氛围浓厚、组织有力。
就今年气象条件而言,黑龙江农业生产可谓总体有利、风调雨顺、无涝少旱,农业大丰收占据“天时地利”。
天帮忙还需政策给力。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是黑龙江粮食生产屡创新高的重要推手。今年,黑龙江省在落实中央“四补贴”以及对主要粮食品种实施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又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重要政策措施,针对性之强、涵盖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从年初开始,黑龙江积极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控各类灾害。特别是在水利化建设、深松整地补贴、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农机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在第一时间,向农民释放强烈的政策信号。
今年,黑龙江仅省级财政就安排“三农”投入资金70.5亿元,比上年增加14.3亿元。仅春耕生产就投入540亿元,比上年增加31.8亿元,成为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
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3月初春耕前,黑龙江省提前下拨第一批“四补贴”资金,3月底前122.74亿元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给农民吃上一颗“定心丸”,激发出农民最大的种粮热情。
不仅有政策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结构调整、提升和改造技术,这些过去在工业发展中常见的理念和措施,如今也频频见诸黑龙江的农业生产。
按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挖掘增产潜力的目标,黑龙江深入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和绿色粮食面积实现稳步增加。今年,黑龙江粮食播种总面积达到20637万亩,比上年净增314.5万亩。
在东部三江平原等水资源富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在第四、五积温带大豆主产区,积极扩大早熟玉米面积,两大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大幅增加,全省水稻面积达5171万亩、玉米面积885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708.6万亩和1008.3万亩,高产作物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据测算,仅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增加一项,今年全省增产粮食就达近百亿斤。
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粮食生产,全省粮食全面积实现无害化生产,绿色有机粮食面积达5700万亩,比上年增加360万亩。
生产标准化,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26/17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