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开局之年”好开局


    粮价乃百价之基,粮食丰收信号刚一释放,物价水平开始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继5月后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6%以下,11月份CPI增幅明显下降。

    “中国粮价虽然也在上涨,但由于连年丰收,上涨幅度远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社科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尽管近两年,肉类、蔬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起落,但是粮价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因而未出现物价水平全面上涨,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意味着,“米袋子”的充实,不仅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在抑制通胀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国际环境来看,一些国家粮价暴涨暴跌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八连增”,对平衡全球粮食供求、稳定国际市场价格,意义重大。

    农民增收“八连快”创造历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之一

    今年初,农业部确定了“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7%以上”的目标。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已达5875元,同比增长2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从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看,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1.9%、20.4%、22.0%和6.2%。预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将实现大幅度增长,这个冬天充满了温暖与期待。

    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总收入的近“半壁江山”。由于土地流转加快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产品产量与价格出现双增长,推动家庭经营收入的稳定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从种粮中获得的收入。

    “我们家世代都是农民,以前种田赚得不多,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现在种1亩地,加上各种补贴,可以赚1000多元,部分农民回村了,大家种地都铆足了劲儿。”去年承包了750亩稻田的江西新建县成新农场农民罗桂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三化同步”的稳步推进,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找到了更大空间,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推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绝大多数省区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在20%左右,推动农民工工资全面上调,占农民总收入四成以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二大主要来源。今年,农业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同时,各地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外出就业环境,农民外出务工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资性收入比重上行。

    近年来,由于中央“四补贴”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带动财政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土地流转收益,以及城镇化带来的房屋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东部地区的一些农民财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1/3以上。

    农民收入“八连快”,依靠的是“内外”结合,“多条腿”走路。从内部看,深挖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在保障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和整体效益,这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从外部看,拓展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增收的渠道,盘活农村要素市场,提高了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操作空间都很大,农民增收的前景依然广阔。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开局之年”的良好开局,增添了面向未来的信心

    来看一组数据: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实现新世纪以来首次全面增产:棉花生产停止连续3年下滑,增产60万吨;糖料生产止住连续两年下滑,增产287万吨;油料生产保持连续4年增长,增产75万吨;蔬菜面积、单产、总产同步增长,增产4%。据初步统计,棉糖菜果茶等5大经济作物,实现产值1.83万亿元,增长14.4%。

    畜牧业总产值有望超过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增长0.3%、0.4%和2.1%。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53万吨,同比增长0.2%。生猪存栏自今年2月起止跌回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9月生猪存栏4.72亿头,同比增长3.76%,预计后期生猪供应量将逐渐上升,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全年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总体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连续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