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入世十年与中国农业发展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我国入世十周年之际,总结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情况,探讨农业对外开放问题,很有意义。

    回想当年,农业是入世谈判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既是谈判中讨价还价最厉害、最艰难的产业之一,也是最后一刻达成协议的两个产业之一。在37个提出要求与我进行入世谈判的成员中,大多数是农业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包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他们一直盯着我们潜在的国内需求市场,试图通过入世谈判来敲开我们的市场大门。我国农业入世不仅历程十分艰辛,还做出了重大承诺,承诺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只有世界平均关税的1/4,关税配额方面承诺的配额量大、配额内关税低,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入世前后,大家高度关注农业,担心农业有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主产区农民就业增收。

    2001年中国入世时,我部曾组织了农业入世应对研究,对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如何“与狼共舞”。当时我们对入世的基本判断是:农业入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体制上机遇多,产业上挑战多;沿海地区机遇多,主产区挑战多;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机遇多,资源密集型农产品挑战多;机遇是潜在的,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表现出来,而挑战是现实的,马上就到了。关键还在于应对。

    这十年我们风雨兼程地走过来了,现在回头看,我们在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度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抓住入世机遇,积极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整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一、入世十年来农业的变化和成就

    入世十年来,我们针对入世带来的有利环境,积极推动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加快了国外资金、技术和品种等现代农业要素的引进;我们针对入世带来的竞争压力,努力把握主动,变压力为动力,通过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等重大举措,提高了农业竞争力;我们针对入世后凸显的农业基础薄弱问题,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正是由于我们应对正确有效,加之前二十多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累积效应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内需求增长的拉动,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对国内需求的拉动,我国农业经受住了入世过渡期、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等多重考验,实现了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具体讲,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有四大变化:

    一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农业对外开放全面发展。这是与入世最直接相关的变化和成效。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79.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9.9亿美元,增长3.4倍。其中,进口额由118.5亿美元增长到725.7亿美元,增长5.1倍;出口额由160.9亿美元增长到494.2亿美元,增长2.1倍。今年前10个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230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29%。预计全年超过1400亿美元。我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排名世界第七,进口额排名世界第二。农业贸易额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4.7%提高到2010年的20.4%。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反映了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农业的比较优势,也符合入世时我们的分析判断。目前,我国出口的主要是蔬菜、水果、农业工艺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油料、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实事求是地讲,增加了国内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了需求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保证粮食安全提供了空间和余地。按目前国内单产水平测算,2010年进口的大豆和棉花相当于4.6亿亩和0.38亿亩耕地的产出。劳动密集型优势农产品出口则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这种积极作用在特定地区、特定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2010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达120亿美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4.8%,预计今年将超过150亿美元。入世还促进了资金、技术、装备、品种、管理经验等现代要素的引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豆 农业发展 玉米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