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要素重组助推绍兴农业“破茧成蝶”


    本报记者 蒋文龙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风险大,因此许多人尽管抱有感情,但迟迟不敢“涉农”。今天,在浙江绍兴,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得以双双提高,农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农业摆脱“弱质”特性,“破茧成蝶”,成为工商业主竞相追逐的对象。

      打造“块状农业”

    绍兴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58亩。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户具有自主经营权,想种啥就种啥,因此造成产业分散,犹如天女散花。

    没有产业的规模化,就没有专业化;没有专业化,就谈不上产业的竞争力。而规模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按照产业发展需要,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

    2008年,绍兴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绿色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茶叶、蔬菜、水产(珍珠)、畜禽、花卉、干鲜果和竹木等七大主导产业。

    说到主导产业,南方许多地区,即使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也常常有十来个之多。但绍兴市认为,主导产业不在多而在精。只有根据自身地理条件和生产发展状况,集中资源进行培育,才能将产业做大做强。

    在“发展措施”中,绍兴市提出:“围绕七大主导产业,立足当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整合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资金,支持‘一村一品’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强镇,加快形成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

    根据市里的统一布局,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以培育区域品牌为目标,主要开展两方面的活动,一是在当地举办各种节会活动,组织媒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组织相关企业外出推介,参加各种展会,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绍兴农业产业的集聚度就此大幅度提高,“块状农业”成为绍兴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产业集聚带来全方位提升

    “块状经济”本是绍兴工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如今,这种衡量产业竞争力,在产业发展进入到一定层次后必然出现的集聚现象在农业领域得以再现。新昌、嵊州的茶叶,上虞的蔬菜、绍兴县的水产、诸暨的珍珠和香榧,都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成了全国范围内一张张响亮的“金名片”。

    产业的集聚,带来信息、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目前,茶叶单产世界平均为80多公斤,我国为47.8公斤,浙江为63公斤,绍兴则达到90多公斤,在全国名列前茅。绍兴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绿茶加工、集散中心。全市拥有年销售额5000万以上的茶企15家,加工经营外销珠茶10余万吨,占全国的80%以上。

    新昌是绍兴茶产业发展中的佼佼者,全县43万人口中,有18万涉茶,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从开发茶文化、茶旅游到开办茶馆,从茶机制造到茶包装设计,围绕一个“茶”字,做透了文章。特别是“中国名茶城”的开张,让新昌完全确立了茶产业区域中心的地位。最近,“大佛龙井”喜获“中国驰名商标”。

     有限区域无限发展

    绍兴农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就是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高度集聚,而这,正是外地农业所普遍欠缺的;相反,外地土地、劳动力、产品等要素十分充裕,这些要素正好是绍兴迫切所需。通过实践,绍兴逐步形成了“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跨区域产业经营模式。也即企业到外地建立种养基地,将原材料运回绍兴加工后,再销售到外地。

    据统计,至今,绍兴全市外拓基地已达850万亩。如“丰岛控股”,是首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以花木及果蔬加工出口为主要业务,近年来四处出击,先后在湖北组建“湖北丰岛”,加工柑橘、葡萄柚、黄桃等产品;在云南组建“美天娇种苗”和“德丽花卉”,进行种苗和鲜切花生产;在广西组建“北海现代农业”,种植菊花;在上海组建分公司,进行鲜切花加工。同时在各地建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主导产业 土地 茶叶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