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鲁西农业的样板


    本报记者 程鸿飞 通讯员 苗保田 夏旭光

    被誉为江北水城的山东省聊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怎样走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发展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聊城市借鉴发展工业的理念,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成为了山东省西部农业发展的样板。

    “横抓项目促调整,纵抓产业促提升”,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农业项目建设,像抓工业产品品牌一样培育农产品品牌,聊城市逐步培植起农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聊城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7047.7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13.42元,增长22.9%。

    标准化促高产

    “我们的蔬菜都是标准化生态种植,而且产量高,价格也高,采摘后直接运往北京、济南等地的大超市销售,收入比原来翻一番。”按生态标准重新翻盖了蔬菜大棚的聊城市莘县俎店蔬菜种植户田龙祥说。如今在聊城市的农村,像田龙祥这样从发展生态农业中受益的农民越来越多。

    走在聊城农村的大地上,映入眼帘的多是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大棚。莘县富邦菌业公司的宋益胜指着大棚高兴地说:“咱的双孢菇价格可不低,产量也高,每个棚每天能出1000斤。咱聊城的蘑菇要是一两天不往外发货,省内外的蘑菇市场价格就要受到影响。”老宋并非盲目自夸,如今聊城的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产品凭借优良的质量,已占据了北方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传统的农业生产如何实现升级?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认为,要高起点规划农业项目,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标准化生产打造了聊城农产品响当当的质量。聊城市已经把标准化生产的范围从制种、种植向采摘、销售、加工延伸,制定了全套的安全标准和不断完善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保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

    目前,聊城市有莘县、阳谷县两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把示范区与大中型超市直接对接也成为农超对接的一种升级模式。莘县在4月和10月的两次农超对接洽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大中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莘县的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农超对接,经核算,经过农超对接,该县售出的瓜菜每斤至少比市场高0.02~0.06元。

    规模化促增值

    “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种出来的富硒小麦,一斤比平常的麦子贵1毛5分钱,一亩地里还能增产10%~25%。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庞庄村的庞吉文说。

    单打独斗闯市场,往往会陷入无序竞争,结果“优质不优价,增产不增收”。聊城市冠县店子乡种植灵芝已有20年,但以前总是走不出生产、发展、衰落的怪圈。2009年成立了灵芝生产合作社,并实行了一套完整的灵芝标准化种植方案,使灵芝业有了统一的发展思路,扩大了灵芝生产的规模,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拥有了市场话语权。到目前,拥有3万人口的店子乡,灵芝大棚已经发展到1万余个,年产灵芝5000余吨,孢子粉500余吨,年产值2个多亿。

    为了实现农民“抱团”扩大经营,引导农民走上专业化、规模化经营道路,促进农业规模的快速发展,聊城市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从2007年的243家到2011年的3100多家,短短三年多的时间,聊城市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在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过程中,围绕建设京九沿线最大的“菜篮子”和重要的“米袋子”、江北最大的肉食鸡生产基地和山东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这一目标,聊城市重点培育壮大了优质粮食、优质畜禽、无公害蔬菜、生态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其中,以东昌府区、莘县、冠县为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以莘县、阳谷、高唐为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冠县、茌平、临清为重点,发展特色果品产业。

    生态化扩产业

    “生态是借贷不是继承”,在聊城的大街小巷,不时能看到这样的宣传牌。正是这样的生态环保理念,催生了“转调”背景下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灵芝 蔬菜 生态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