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农民群众乐享文化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高文

    “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任务,其目的就在于将保障文化权利、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机会。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体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清晰定位、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和对“文化民生”的主动担当。

    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

    近几年,随着国家财政力量的增强,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工程等一些重大有影响的文化工程,带动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二是送书下乡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问题而实施的文化工程,由中央财政统一购置图书,配送到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乡镇。三是流动舞台车工程。从2007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亿元,为剧团和基层文化机构配备近1000辆流动舞台车,改善了剧团等文化机构的服务条件。

    文化事业经费的不断增长,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得到了有力保证,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91个,覆盖率达到87.16%;县级文化馆2862个,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文化站38736个,覆盖率达到94.8%,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水平

    近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及部分农牧团场的5万余户有线电视观众欣喜地发现,师(市)电视台新增了一个“文化共享”频道,频道包含了《科技苑》、《戏曲园地》、《影视剧场》、《百家讲坛》等8个栏目。播出时间从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1点,日播出时间长达17个小时,节目内容丰富、健康。广大观众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频道。

    在福建,“共享工程”把服务送到了厦门农民工集中的同安工业园区、火炬翔安产业园区,农民工逾百万的晋江、石狮工业园产业园区等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园区,以及其企业流通点和部分外来人口集中的乡镇、街道,向农民工免费赠送数字图书馆网上阅读卡、“共享工程”服务宣传卡、“共享工程”数字资源、精品图书等。

    在重庆,“共享工程”除了为农民工免费举办电脑培训以及“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外,还针对农民工子女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共度中秋”快乐阅读活动,邀请农民工子女来到各支中心,加入读书会、周末故事会、少儿快乐英语角等特色活动,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文化共享工程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

    基本实现了建设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村村通”的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08TB,整合制作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207个。

    百姓走上文化舞台秀精彩

    今年1月10日晚,16名来自深圳的打工青年登上了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舞台,他们伴着欢快而铿锵的节奏跳起了舞蹈《快乐的建筑工》,展示了新一代农民工的活力。这台“我们的节日——群星奖优秀节目2011年春节慰问外来务工者文艺晚会”的演员和观众都是打工者。

    十七大以来,文化部通过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强化全国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逐步建立起多出人才、多出作品的群众文艺创作演出长效机制。其中,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活动以“三贴近”为指导,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

    “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等活动均反映了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生动局面。文化部组织的一系列示范性、导向性的品牌活动,有效带动了各地基层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社会效益 定位 积累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