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心贴心手拉手,才能更好抵御艾滋病


    自从艾滋病病毒被发现后,人们就一直致力于艾滋病的治疗研究中,然而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却至今也没有找到彻底战胜艾滋病病毒的药物,艾滋病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不少人甚至谈“艾”色变。其实,随着医学界对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艾滋病患者已经可以在服药控制得当的情况下维持数十年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它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没有区别。但由于以往对艾滋病的不当宣传和过分夸大,一些民众存在着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与误解。也许艾滋病可能永远无法从人类中消失,但越是如此,越应当激起大众对它的正视,在加强预防的同时,保护和善待那些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的弱势群体,心贴心、手拉手,才能更好抵御艾滋病这一大敌。这样,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文明。

    消息树

    ●1982年,艾滋病病毒经美国血液制品传入我国;1983年,艾滋病病毒感染我国第一个公民;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外国艾滋病病人……2011年9月31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北京透露,截至2011年9月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9万例,其中病人16.4万例,死亡8.6万例。另据卫生部早前公布统计数据,称目前中国80%的艾滋病感染者在农村。

    ●上世纪90年代,农村收入低,负担重,面对家庭开支、孩子上学等经济压力,一些人走上了卖血路。为提高采血效率,血头从不对针头消毒,造成大量村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拿着卖血换来的几十、上百元钱回到家中,村民们一如平常地与配偶亲热,久而久之,通过性和母婴传播,一家人很难幸免。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陪同下,到北京市考察调研艾滋病防治情况。李克强在一家民间组织活动室里与艾滋病感染者和志愿者握手并亲切交谈。听说志愿者每年对上千名求助者提供帮助,李克强表示肯定。他说,关怀、尊重和救助,是减轻艾滋病患者痛苦的良药。只有心贴心、手拉手,才能更好抵御艾滋病这一大敌。

    ●11月20日,由艾滋病毒感染者小马发起的“征人微笑”活动来到西安,并得到西安志愿者的支持。他们同小马一起走上街头“征人微笑”,一同呼吁“消除艾滋病歧视,支持感染者公平就业”。小马是天津首位公开身份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他的老家在河南上蔡,曾在天津从事物流行业。2008年,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此后几年中,小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歧视,因为身染艾滋病,他还多次丢掉工作,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离他而去,大哥、二姐也与他断绝来往。遭遇歧视的小马也曾绝望仿徨,甚至想过自杀,最后他选择站出来公开身份,希望可以重新站在阳光下。去年年底,他开始接受媒体采访,但遗憾的是,不久他第5次失去工作。

    ●2009年11月7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场艾滋病研讨会上,卫生部艾滋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康迈这样说道:“我们说农民工群体是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并不是对他们的社会歧视。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少,自我保护措施少。一旦他们感染上艾滋病,又回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老家,艾滋病病毒就会传播给家人。偏僻的农村是我们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七嘴八舌

    韩芳(疾控中心医生):

    正是因为天天与艾滋病感染者打交道,自己才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感受到艾滋病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的巨大打击。艾滋病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真正将其遏制。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相应的艾滋病病防治常识,以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多些理解,少些“先入为主”的误解,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王庆红(评论作者):

    艾滋病人无助、绝望的看着这个世界,在他们最需要帮助和关怀的时候,我们不能把他们推开,我们不能用冷漠和自私去对待他们。专业医疗机构更应带头尊重和保护艾滋病人,给社会大众树立一个表率,用爱心、勇气和专业打破被妖魔化的艾滋病恐惧,不要让艾滋病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还要面对歧视,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关爱身边的艾滋病人,因为爱他们就是爱我们自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马 传播 群体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