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众志成城的八方行动


    黄璟 本报记者 孙维福

    这是一幅老照片,摄于2005年。

    画面中,十余村民一字排开,挥动手中的铁锹,正神情专注地挖掘着黄泥碎石。他们身后,又有三五村民扶着满载的平板车,沿着新整饬出来的道路,渐渐隐入苍茫群山。

    这是位于庆元县的一条农村公路——朱麻公路。今天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两边已是翠竹掩映,车行其间好不惬意。

    相传在古代蜀国,每户出一个壮丁,五个壮丁为一群体,从事劈山开路的公共劳役。无数个五丁壮士,为了摆脱闭塞愈挫愈勇,硬是在高山峡谷间开通了蜀道。上面所讲的这张照片,就是当代“五丁开山”的浙江农村公路建设缩影。

    农民群众在行动

    沿着飘带般的盘山公路,穿过1112米长的山巅隧道,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严村豁然入目。这里的每个村民,都能自豪地讲述他们奋战五年,用双手和脊梁“五丁开山”的故事。

    2003年以前的严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外,人们要出山只能步行3个多小时。一些老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村庄,有的甚至连自行车都没见过。

    1998年村里先后开过6次户主会,打隧道的想法每次都获得村民100%通过。当年10月,隧道开挖终于敲开了第一锤。谁知,深不可测的隧道像一张吃钱的大嘴,刚打了100多米,资金就“弹尽粮绝”了。

    2003年,乡村康庄工程的补助政策给隧道开挖带来了新的希望。严村人的修路热情再一次被点燃:施工最艰难时,村民们自发帮助施工队把500多公斤重的柴油机和空压机抬上了山顶;为了加快进度,村民们用锄头凿岩,用箩筐搬沙石;没有照明设施,就点上煤油灯、打起火把。当年12月,隧道终于贯通,严村人世世代代的出山夙愿,终于成为现实。

    地方、企业在行动

    乡村康庄工程启动伊始,按照浙江省交通厅的设想,投下去的农村公路补助经费只是一个“引信”,想“引爆”的是来自各地和社会的能量裂变。

    现实不仅没有令设想者失望,而且让他们喜出望外,信心大增。

    浦江县在省市补助基础上,实行以奖代补,路基改造每公里奖励5万至8万元。县长说,如果抓不住这次机会,以后乡村公路“翻身”的难度会更大;温州市坚定表态,五年投入乡村公路建设资金将达到1.8亿元;先期投入力度最大的东阳市宣布,市财政将拨出1亿元专款作为乡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

    在乡村康庄工程启动的第二年,浙江90%以上的县市就已基本落实配套资金,全年各级政府筹措配套资金达到4.3亿元。

    浙江民间资本充裕,不少企业家听说家乡修建公路,大都会慷慨解囊:浙江正阳集团董事长赵其高出资78万元,在家乡建设了3公里长、8米宽的水泥路面;浙江南方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星康,得知老家公路建设资金不足,一次出资36万元;个人出资最多的是桐乡市天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贵松,拿出360万元,承担了6个村的公路改造资金。

    交通部门在行动

    为推进康庄工程,浙江省交通厅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公路局设立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办公室,主要成员均为负责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专家,加上市、县级“康庄办”分别从交通系统抽调的骨干力量,全省各级“康庄办”人员近900人,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建设管理队伍。

    在组建管理队伍的同时,浙江省还培训了大量农村公路一线施工人员。仅2003年,省、市、县三级就举办了135期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班,参与者达5600多人次。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全面铺开,四面八方申请资金补助的报告,一齐涌向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对此,时任省公路管理局局长的郑黎明既喜又忧。喜的是各地农村公路在快速延伸,忧的是“修一公里补一公里”,是省里“铁定”的规矩,一分钱不能少、不能拖,钱从何来?

    浙江交通厅做出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决定:高速公路建设所需资金由省交通投资集团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今后不再直接投资高速公路,已经投在高速公路上的钱也要通过经营权转让置换出来,用于干线畅通和农村公路建设,以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高山 群体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